五十年来我国小麦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演变和西北春麦区核心种质的构建.pdf

五十年来我国小麦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演变和西北春麦区核心种质的构建.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多样性显著降低。 213 1群多样性最低。相对于其它同源群,第5群的多样性变化幅度较大。 2.4 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2A、1B、4D的多样性最低。 2,5中国小麦10大麦区依据平均遗传丰富度排序:黄淮冬麦区、北方冬麦区、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西北春麦区、西南冬麦区、东北春麦区、北部春麦区、华南冬 麦区、新疆冬春麦区、青减春冬麦区:依据多样性指数排序:青藏春冬麦区、黄淮 冬麦区、北方冬麦区、北部春麦区、西北春麦区、新疆冬春麦区、西南冬麦区、东 北春麦区、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华南冬麦区。根据多样性指数和遗传丰富度分析, 中国小麦选育品种冬麦区以黄淮冬麦区遗传变异最为丰富,春麦区以西北春麦区遗 传多样性最高,总体来看,中国小麦冬麦区的多样性丰富程度要高于春麦区。 2.6中国小麦选育品种6个年代段的平均遗传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及品种间的 年代降低(10.87),但其遗传变异类型比50年代还是要丰富。不同年代平均遗传丰 富度的变化趋势与品种数、等位变异数量的变化趋势相一致;不同年代品种群体的 多样性指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具有最高多样性指数的年代是50年代,然后多样 性指数越来越低,但年代间变化趋势比较平缓,90年代的品种群体要比50年代前 的多样性高;从平均遗传距离看,50年代品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最高(0.727),其 遗传差异表现最大。从60年代开始,品种间的遗传距离逐渐减小,依次为O.711、 O.706、0.696、O.689。在90年代,品种间的遗传距离降到最低,现代品种遗传基础 狭窄化的趋势表现得十分突出。 3. 西北春麦区选育品种和地方品种的平均遗传丰富度在A、B、D三个基因 组中均为BAD,但地方品种的平均多样性指数却发生变化,顺序为BDA, V 发现地方品种与选育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差异主要存在于D基因组中,地方品种的遗 传多样性高于选育品种。在西北春麦区,为保证等位变异的保留百分率大于或等于 70%,核心种质的取样比例不得低于5%,也就是说,5%是该区建立稳定、富有代 表性核心种质的最低取样比例。 关键词:中国小麦;选育品种;遗传多样性;核心种质;演变 VI Abstract Wheat resourcesarethe wheat genetic foundationalmaterialsfor breeding. arealso thebasicmaterialsfor the and They study classification, origin,evolution and of on wheat.Studieswheat biochemistry ecology,physiology diversity genetic can for theoreticalfoundationsome the of provide research,includingsampling genetic between and resources,classifyingspecies establishmentofcorecollection.Establishmentofcorecollectionish for

文档评论(0)

zz9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