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细胞信号转导.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9章细胞信号转导.ppt

JAK-STAT 信号通路 ? * JAK-STAT 信号通路 ? *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其受体所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概观 ? * 4 类8 种细胞表面受体所介导的调控细胞基因表达的信号通路 ? 1. GPCR-cAMP-PKA 信号通路:蛋白激酶A 解离,转位至细胞核中发挥磷酸作用。2. RTK-Ras-MAPK 信号通路:胞质激酶在细胞质或 ? 细胞核中磷酸化转录因子。3. TGF-β -Smad 信号通路:活化受体磷酸化胞质蛋白(轨录因子)。4. JAK-STAT 信号通路:JAK 激酶磷酸化胞质 ? 蛋白STAT。5. Wnt 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胞质蛋白复合物解聚,翻译转录因子并在核内与TCF 作用。6. Hedgehog 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胞 ? 质内蛋白复合物解聚,释放转录因子,转位至核内。7. NF-κ B 信号通路:NF-κ B 的抑制因子在胞质中磷酸化并降解,释放活化的转录因子。 ? 8. Notch 信号通路:受体被蛋白酶切割,释放Notch 胞质结构域,后者与核转录因子作用。 ? * Wnt-β -catenin 信号通路 ? A. 缺乏Wnt 信号时,β -catenin 与Axin 介导的胞质蛋白复合物结合,利于β -catenin 被GSK3 磷酸化,磷酸化的β -catenin 泛素化后被蛋 ? 白酶体识别和降解,转录因子TCF 与抑制因子结合在核内作为阻遏物抑制靶基因转录。B. 有Wnt 信号时,Wnt 信号与受体Fz 结合,引发LRP ? 被GSK3 和其他激酶磷酸化,从而使Axin 与LRP 结合,致使Axin/APC/GSK3/β -catenin 复合物解离,避免β -catenin 被GSK3 磷酸化而免于降 ? 解并在细胞中富集,转位到核内与TCF 结合,激活靶基因转录。 * * * * 由整联蛋白介导的黏着斑复合体的信号转导示意图 ? 信号转导功能由酪氨酸激酶(如Src 和FAK)完成。在该模型中,Src 磷酸化FAK,FAK 进而与Grb2-Sos 结合,从而激活Ras。由活化的Ras 发出信号沿MAPK 途径下传。 ? * 由两类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平行的信号通路与它们之间的网络关系 ? * 图9-42 G 蛋白偶联受体在G 蛋白偶联受体激酶(GRK)作用下发生磷酸化而脱敏示意图 ? * * 四、Notch-Delta 信号通路 DSL→ Notch受体→跨质膜的基质金属蛋白酶(ADAM)→ Notch跨膜-胞内亚单位→跨质膜的四聚体γ-分泌酶→ Notch胞内片段(TF)→含有Notch胞内片段的转录复合物→ 激活转录 五、整联蛋白介导的信号通路 第六节 细胞信号转导的整合与控制 一、细胞的应答反应特征 细胞对信号的应答反应具有发散性或收敛性特征 发散性 收敛性 二、蛋白激酶的网络整合信息 “交叉对话”(cross talk) 三、信号的控制:受体的脱敏与下调 受体没收(receptor sequestration) 受体下调(receptor down-regulation) 受体失活(receptor inactivation) 信号蛋白失活(inactivation of signaling protein) 抑制性蛋白产生(production of inhibitory protein) 本章小结 Thank you! 图片来源:http://www.scq.ubc.ca/conversing-at-the-cellular-level-an-introduction-to-signal-transduction/ * 第一节 细胞信号转导概述 第二节 细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传递 第三节 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第四节 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第五节 其他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 第六节 细胞信号转导的整合与控制 * 通过胞外信号所介导的细胞通讯通常涉及如下步骤: ① 信号细胞合成并释放信号分子;② 转运信号分子至靶细胞;③ 信号分子与靶细胞表面受体特异性结合并导 致受体激活;④ 活化受体启动靶细胞内一种或多种信号 转导途径;⑤ 引发细胞代谢、功能或基因表达的改变; ⑥ 信号的解除并导致细胞反应终止。 * A. 内分泌:由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分泌进入血液循环,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B. 旁分泌:信号细胞分泌局部化学介质释放到细胞外液中, 作用于邻近的靶细胞,其作用距离只有几微米。C. 神经元与靶细胞之间的化学突触通讯:突触结构电镜照片来自人脑杏仁体(照片由李伯勤教 授惠赠)。D. 自分泌:细胞对其自身分泌的信号分子起反应。 * 疏水性 气体 Ligand2 亲水性 ligand1 * G蛋白

文档评论(0)

我的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