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致磷光与分子化发光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pdf

电致磷光与分子化发光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电致磷光与分子化发光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摘要 电致磷光与分子杂化发光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材料物理与化学 童碧海 指导教师: 王彪教授 摘要 电致磷光材料因其优异的电致发光性能,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研究兴趣。本 论文以二氮杂萘联苯衍生物为配体,制备了铱的金属有机配合物,并对其结构、 光物理性能、电致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将位阻酚引入二氮杂萘联苯配体,从而增加了其溶解性。配体与三氯化铱在 温和和无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通过一步反应以较高产率直接得到了铱的三环配 合物磷光体Ir(肝CPPZ)。。 生成的磷光体易溶于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甲苯、氯苯等多种溶剂,适合旋 涂法的电致发光器件制作。该磷光体的优势构型为热力学上稳定的面式构型,这 种构型也是一种荧光量子效率高的构型,它的荧光量子产率在95%以上。光致 发光的发射峰在590衄左右。磷光体的HOMO能级为一5.15eV,LUM0能级为一 2.9eV。磷光体表现了较高的热稳定性,起始分解温度为388℃。 件的发光峰值为597衄,并且还有一个635衄左右的肩峰。在12%掺杂浓度时 cd 器件的效率最大,当亮度91 m.2时,外量子效率为20.2%,这是目前旋涂器 cd 1m 件的最好结果。该器件的最大亮度5870m‘2,功率效率5.7 W~,启明电 压为8V,色坐标为(0.62,0.36)。 结果表明二氮杂萘联苯是一类优良的配体,有必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本论文另外一个方面的研究是关于稀土分子杂化发光材料的研究。我们利用 烯一巯加成的方法,成功地合成了一种带有三联吡啶基团的有机硅氧烷,该中间 体用核磁共振、红外、质谱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确认,从而证明了该方法在功能有 机硅氧烷制备上的有效性。利用该中间体,我们用溶胶一凝胶法原位制备了三种 类型的稀土分子杂化发光材料:(1)稀土(Eu鼾、Tb3+)无机盐与二氧化硅基质以 共价键相连的三联吡啶基稀土分子杂化发光材料;(2)稀土(Eu3+、Tb弘)烟酸配 合物与二氧化硅基质以共价键相连的烟酸稀土分子杂化发光材料;(3)稀土(Er3+、 Nd3+)二苯甲酰甲烷配合物与二氧化硅基质以共价键相连的稀土分子杂化近红外 发光材料。 第(1)、(2)类稀土分子杂化发光材料的发光均由三联吡啶的敏化而产生,并 表现出相应稀土离子的特征发射,掺铕离子的最强发射为617衄,是纯红光发射; 而掺铽离子的最强发射为544加,是典型的绿光发射。相比之下,两种掺铽的分 子杂化材料均表现出了优异的发光性能,荧光寿命分别为O.8ms和O.68ms,变 化不大,最大荧光量子效率为74.99%,而两种掺铕的分子杂化材料的寿命分别 为1ms和O.66ms,最大的荧光量子产率为32.44%。 第(3)类稀土分子杂化材料的发光主要是由二苯甲酰甲烷配体的敏化产生, 荧光也表现为稀土离子的近红外特征发射,在掺铒杂化材料的荧光半高宽为 ll 77衄,比在纯无机晶格中有显著增加。掺铒杂化材料的荧光寿命为2.0s,而 掺钕杂化材料的荧光寿命为1.3Il s。寿命比在无机晶格中的要短,表明材料中 还存在较多引起激发态失活的基团。 这三类稀土分子杂化发光材料的荧光光谱都为稀土离子的特征发射峰,均没 有分裂发生,同时荧光衰减均为一级指数衰减,说明稀土离子在杂化材料中分散 得很均匀。杂化材料可以通过不同制作工艺做成薄膜或块材,这两种材料的表面 均不存在分相现象,证明了材料的均匀性。相比来说薄膜材料非常致密,而块材 表面则会有一些孔洞。 总之,分子杂化的方法适合于稀土发光材料的制备。 关键词:电致磷光,铱(III)配合物,有机一无机杂化材料, 稀土,溶胶一凝胶 Ⅱ and of

文档评论(0)

zhonglanzhuosh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