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枫桥夜泊》英译文的经验功能分析.doc
《枫桥夜泊》英译文的经验功能分析
[摘 要] 运用韩礼德的功能语言学理论对中唐时期的诗人张继名诗《枫桥夜泊》5种英译文进行经验功能分析,进一步验证功能语言学理论对分析英译作品的可行性以及对古诗翻译的启示。
[关键词] 经验功能;枫桥夜泊;翻译;诗歌
韩礼德的功能语言学为语篇分析提供了有别于文学批评和文学角度的有效分析途径。本文试从韩礼德的经验纯理功能来分析我国脍炙人口的古诗《枫桥夜泊》的几种英译文,以检验系统功能学理论运用在诗歌翻译鉴赏方面的可应用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运用该理论验证译者译文的忠实准确程度。
一、经验功能理论简介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纯理功能,亦即经验功能。该理论指的是人类语言可从经验的角度出发来描述世界以及与人类相关的活动,也就是通过语言反映人们对世界的看法,表达这些看法时运用包括动作(goings-on)、事物(nouns)的属性(adjectives)、地点(Place)、时间(Time)、方式(Manner)和背景(Background)等[1]。
运用韩礼德的经验功能,我们能使用功能标记来描述句子的内容,这些标记主要有3种:过程(processes)、参与者(participants)与环境成分(circumstances)。韩礼德区分出6种主要过程:物质过程(Material Process)、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关系过程(Relational Process)、言语过程(Verbal Process)、行为过程(Behaviour Process)和存在过程(Existential Process)。
二、《枫桥夜泊》原文的经验功能分析
从经验功能理论的及物性角度看,《枫桥夜泊》一诗共由如下3类过程组成:
(1)气象过程:“月落乌啼霜满天”;
(2)物质过程:“江枫渔火对愁眠”;
(3)关系过程:“姑苏城外寒山寺”;
(4)物质过程:“夜半钟声到客船”。
根据以上的及物性分析,我们可以为诗句作出成分标记。(1)在气象过程中,“月落乌啼”是物质过程,“月”为动作者(Actor),“落”为过程;“乌”为动作者(Actor), “啼”为过程,“霜满天”是环境成分; (2)在物质过程中,“江枫渔火”是环境成分,“眠”是过程,动作者(Actor)为隐性,“愁”是目标(Goal);(3)在关系过程中,“姑苏城外”是属性前置,“寒山寺”是载体(Carrier),过程属隐性;(4)在物质过程中,“夜半钟声”为动作者(此处有待探讨),“到”是过程,“客船”是目标(Goal)。
三、《枫桥夜泊》译文的经验功能分析
《枫桥夜泊》作为脍炙人口的名诗,各种英译文数不胜数,以下只选取了《枫桥夜泊》的5种英译文进行比较。为方便叙述,以下分别用许译(许渊冲)[2]、文译(文殊)[3]、万王译(万昌盛、王健中)[4]、王译(王大濂)[5]和刘译(刘军平)[6]来代表5种译文。
(1)参与者。从表1看,5种译文都是物质过程,前3种译文中的动作参与者都是月亮和乌鸦(moon, crows/rooks/raven),把“霜满天”作为环境成分;王译把“霜”也作为动作参与者,环境成分由原来的“霜满天”转变为“天空”;而刘译参与者只有“乌”而把“月”归为环境成分。原诗中“月”与“乌”均为名词主语分别执行“落”与“啼”的动作过程,因此“月落”与“乌啼”应该是并列的主谓结构,所以前3种译文中的译法更符合原诗的结构。但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乌鸦全身漆黑,而rook为白嘴鸦,因此用crow 与raven较为贴切。另外,有些种类的乌鸦为群居,大多数乌鸦为夫妻相依,所以这里的“乌”应用复数。
(2)物质过程。从过程意义的体现情况上看,笔者认为用descends(万王译)与setting (文译)比直接用goes down(许译)或is down(王译)更能体现出月亮徐徐落下之美。“乌啼”指树上的栖乌因月落前后的光线变化受惊发出的啼叫,caw(许译)与crows(刘译)都是特指乌鸦的啼叫,相对于disturb (文译)、 calls(万王译)与cry(王译)更能使人联想到凄清冷落、孤独寂寞气氛中的乌鸦啼叫。
(3)环境成分。在原诗中,“霜满天”是环境成分。以上译文中除了王译将其归为物质过程,其他另外4种译文都是译成环境成分。根据自然常识,“霜满天”并不符合自然规律,霜应该在地上而不在天上,诗中却表达了诗人所感受到的茫茫夜气中弥漫着的满天霜华。under the frosty sky (许译)表达出了穹穹寒天下的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A Brief Summary of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Literature.doc
- A comparative study.doc
- A HIGH RESOLUTION FINITE VOLUME METHOD FOR SOLVING SHALLOW WATER EQUATIONS.doc
-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Story of an Hour.doc
- A Semantic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t Types ofMeanings in Translation.doc
- A Study on the Cultural Translation in The Analects.doc
- A Stylistic Analysis of Martin Luther King’s I HAVE A DREAM.doc
- An Analysis of Shakespeare’s Tragedy World.doc
- AnestheticManagementforSurgicalTreatmentofCerebralAneurysm.doc
- But 连词用法探讨.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