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论口译中不规范表达及其可接受性.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口译中不规范表达及其可接受性.doc

论口译中不规范表达及其可接受性 摘要: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口译活动与日俱增。口译研究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兴趣。本文对口译的外部表征,即口译中的不规范表达进行了分类研究,并分析了其可接受性。这些可接受的不规范表达在口译中因即时性和文化空白等因素导致的英汉或汉英的零对应中,起到了很大的补救作用。   关键词:口译;不规范表达;可接受性;文化空白;零对应;即时性;对应幅度      一、规范的口译表达      口译是讲话人、听讲人和语言构成的整体,缺一不可。语言是一种有规则的系统结构,既然是体系,就有其在文化,逻辑和句法等层面的标准和规范。另外,格雷斯认为人们交谈的过程当中也是遵守一定准则的,即合作原则的四标准。此外口译是翻译的一种,近一个多世纪以来,严复的“信、达、雅”已经成为翻译的标准。也就是说,规范的口译表达应该是符合语言层面,会话层面和翻译准则层面标准的。      二、口译中的不规范表达      然而,口译过程包括“听-记忆-重组-译出”。我们知道这是一个充满困难和挑战的过程。对译员来讲,最困难最有挑战的部分就是如何平衡正确理解原语以及用易于理解的目标语正确的将原话译出之间的关系。此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各种文化又有着不同的渊源和历史,所以文化间的对应空白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现场紧张的气氛下,译员碰到一时难以找到对应语的情况比比皆是。于是情急之下,不规范表达在口译中屡屡出现。这些现象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口译表达中的低层级化;二是习语的不规范性和不规范翻译;三是口译中非精确表达;四是中国英语的应用。   1、口译表达中的低层级化   低层级化并非低级化,话语可按照它的语言结构和措词来分等级。这类低层级化又可以分为原语言说话者本身语言的不规范和口译思维和行文不具备书面语那样高度组织性和口译时的简化表达,通常表现在语言质量上,结构松散,组织欠佳,这些都违背了格雷斯的合作原则。   口译人员有时会遇到这种情况,对方一说起话来便是长篇大论,滔滔不绝,有时候说的话完全不着边际。有时即习性使得原语言说话者语言结构无序,这也是日常口语的特征之一。也有可能在思维不够严密,个人情绪或者其他客观原因导致了这种松散,冗长甚至带有大量不符合语法和逻辑的话语,或者夹杂有大量习语,俚语或多余成分。在这种情况下,口译人员可以礼貌的等待对方把话说完,但没必要将对方所说的话全部翻译出来,这样不但浪费时间,也会令交谈另一方感到空洞、冗长。   为了保证双方交流的流畅,口译人员必须尽快地将源语译成目的语,因此,要求口译人员在这种情况下出口成章几乎是一种近似苛刻的要求。情急之下的口译的直接结果是扩大语义对应幅度和格式限度。   例如:请问香港有什么地方使您情有独钟?   译:What’s your favorite place in Hongkong?   这样的译语在一定程度上没有达到“信”的尺度。   2、习语   英语和汉语都有着丰富多采的习语,这也是民族语言的核心和精华。这些特殊的语言成分都有着非常浓烈的民族和修辞色彩,鲜明的形象或地方特色。它们是独立的,不规则但又是固定的,无疑对口译员来说是一大障碍。有些英语习语具有违反语法规则,不合逻辑的特点。例如“ups and downs”(起伏)和“ins and outs”(底细)中,介词被当作名词用,这在英语语法中是允许的。在“diamond cut diamond”(棋逢对手)中,“cut”按照语法应该是 “cuts” ;另外,To cry one’s eyes out 的字面意思是把“眼睛哭出来了”,To have one’s heart in one’s mouth (非常吃惊)的字面意思是“把心放在口中”,As fit as a fiddle 的字面意思是“像提琴一样强壮”这些俗语如果用逻辑层面去解释是解释不通的。   同样,部分汉语习语也具有违反语法规则和逻辑的情况,汉语习语通常是由文言来表达的,文言和现代汉语还是有区别的。例如,“莫名其妙”的字面意思是“莫名他的妙”;“三心二意”是“三个心,两个意”。有些习语例如“一叶知秋”就不能用现代语法来解释。“胡说八道”中的“八道”,“吃得开”和“吃不开”就不能用逻辑来理解。   语言结构和复杂的文化背景使得英汉习语不能找到它们精确的词语或表达对应,所以原来的格式就不再被追寻。习语通常在一种更泛的层面被重组,有些词组被抛弃以便更好的理解和接受。这样的语言重组又一次违背了翻译标准中的“信”的原则。   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译:A loss may turn out to be a gain.   而不是:When the old man on the frontier lost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