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3马氏体表面浮凸 4.3.1马氏体浮凸的发现 马氏体表面浮凸现象自上世纪1924年被Bain发现以来,观察研究较多,而且对这种试验现象十分重视,认为马氏体的表面浮凸是切变造成的,将表面浮凸形貌描绘为N型。 将浮凸作为马氏体相变切变机制的重要试验依据。 表面浮凸及切变示意图 表面浮凸形貌 {557}f马氏体和{225}f马氏体的表面浮凸均为若干个小“∧”型构成,图a。研究Fe-Ni-C合金{259}f型马氏体的表面浮凸为帐篷型(∧)图b; 片状马氏体表面浮凸(AFM图像) 原子力显微镜试验观察,片状马氏体的表面浮凸。 板条状马氏体表面浮凸均为帐篷型 对浮凸的描绘 表面浮凸不能作为切变机制的证据 马氏体切变机制的唯一的试验证据是表面浮凸,而近年来的试验研究表明,表面浮凸是过冷奥氏体转变产物的普遍现象,马氏体表面浮凸与珠光体浮凸、贝氏体浮凸没有特殊之处。 近年来发现扩散性相变的珠光体转变也存在表面浮凸现象。 马氏体表面浮凸呈帐篷形,不具备切变特征。 无论是板条状马氏体,还是片状马氏体,其表面浮凸均呈帐篷形,不具备切变特征。 珠光体领域表面浮凸((a)为STM图像,图(b)为图a中蓝箭头所指的高度剖面线) 60Si2Mn钢贝氏体表面浮凸STM像 表面浮凸形成机理 比体积(即比容)不同,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时,体积膨胀是表面浮凸的成因 。 马氏体表面浮凸形成体积膨胀示意图 马氏体相变不是形变 切变学说认为马氏体相变是形变过程,并且用滑移和孪生理论来解释。 如果是形变过程,则在表面马氏体浮雕上应当观察到滑移线、滑移带、孪生带。但是在如何表面马氏体上均没有观察到。 * * 马氏体表面浮凸是最先发现的浮凸,以往将其作为马氏体相变最主要的特征,和切变机制的试验证据。 在线教务辅导网: 教材其余课件及动画素材请查阅在线教务辅导网 QQ:349134187 或者直接输入下面地址: 在线教务辅导网: 教材其余课件及动画素材请查阅在线教务辅导网 QQ:349134187 或者直接输入下面地址: 浮凸 AFM Fe-Ni-5Mn合金板条状马氏体浮凸(a ) Fe-23Ni-0.55C合金的片状马氏体的表面浮凸尺寸 Fe-Ni-C合金马氏体表面浮雕形貌 图4-2 STM 2Cr13钢的板条状马氏体浮凸 (a)浮凸形貌;(b)图(a)中箭头所示位置的浮凸高度剖面线 STM,Fe-15Ni-0.6C合金马氏体表面浮凸形貌像 a、d…的左图浮凸的形貌像,右图浮凸的高度曲线 高碳马氏体表面浮凸(LOM)及N型示意图 将高碳钢试样垂直的两面抛光,浸蚀,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马氏体片与表面相交的形貌。可见形成马氏体片的部位从试样表面鼓出。为了清晰地观察浮凸形貌,本文作者沿着试样表面画了一条水平线。显而易见,产生马氏体片的部位,只有鼓出,没有下陷,说明是体积膨胀的结果。浮凸形貌是帐篷型(∧),非N型。如是N型,则鼓出量和下陷量应当相等。原作者将其描绘成图(b)的N形是不正确的。 此图没有试验支持。 图a、c为表面浮凸的原始形貌,画直线和标注后为对应的b、d图,图中箭头所指处为热处理后划痕的变化,箭头1,2,3,7,8所指位置明显弯曲,箭头4,5,6所指位置有间断,不连续现象,说明直线划痕由于表面马氏体形成后发生了变化,即使直线划痕变成了曲线,且曲线断裂,不连续。 表明不同碳含量的各相比体积和组织体积的变化。表中计算了不同碳含量的钢中,奥氏体、铁素体、马氏体的比体积,也给出淬火后的体积变化,可见体积膨胀率随着碳含量的增加而变大,这意味着高碳马氏体的浮凸尺寸较大。同时高碳钢淬火内应力大,易于开裂。 试样表面的过冷奥氏体转变为珠光体、贝氏体、马氏体等产物时,体积膨胀导致的浮凸,从表面鼓出而呈帐篷形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基于Proteus虚拟仿真技术 第2版 作者 徐爱钧 第3章 指令系统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ppt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基于Proteus虚拟仿真技术 第2版 作者 徐爱钧 第4章 Keil C51应用程序设计.ppt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基于Proteus虚拟仿真技术 第2版 作者 徐爱钧 第5章 中断系统与定时器计数器.ppt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基于Proteus虚拟仿真技术 第2版 作者 徐爱钧 第6章 串行口通信技术.ppt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基于Proteus虚拟仿真技术 第2版 作者 徐爱钧 第8章 数模与模数转换接口技术.ppt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C51编程技术 作者 高玉芹 第1章 单片机概述.ppt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C51编程技术 作者 高玉芹 第3章 单片机汇编程序设计.ppt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C51编程技术 作者 高玉芹 第5章 单片机应用系统仿真开发平台简介.ppt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C51编程技术 作者 高玉芹 第6章_AT89系列单片机的内部资源及应用.ppt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C51编程技术 作者 高玉芹 第7章单片机存储器的扩展.ppt
- 固态相变 作者 刘宗昌第4章马氏体相变与马氏体 4.4马氏体组织形貌及物理本质.ppt
- 固态相变 作者 刘宗昌第4章马氏体相变与马氏体 4.5马氏体相变热力学.ppt
- 固态相变 作者 刘宗昌第4章马氏体相变与马氏体 4.8马氏体切变模型及评价.ppt
- 固态相变 作者 刘宗昌第5章贝氏体相变与贝氏体 5.0贝氏体相变与贝氏体.ppt
- 固态相变 作者 刘宗昌第5章贝氏体相变与贝氏体 5.1贝氏体相变理论研究的进展和论争.ppt
- 固态相变 作者 刘宗昌第5章贝氏体相变与贝氏体 5.2贝氏体相变的过渡性.ppt
- 固态相变 作者 刘宗昌第5章贝氏体相变与贝氏体 5.7块形转变.ppt
- 固态相变 作者 刘宗昌第5章贝氏体相变与贝氏体 5.8贝氏体相变机制.ppt
- 固态相变 作者 刘宗昌第5章贝氏体相变与贝氏体 超低碳贝氏体的组织及形成机制.ppt
- 固态相变 作者 刘宗昌第6章淬火钢的回火转变 6.0淬火钢的回火转变.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