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化学因素的危害和控制.ppt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职业性化学因素的危害和控制.ppt

职业性化学因素的危害和控制 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胸心肿瘤科 梁英平副主任医师 一、概述 (一)生产性毒物的概念、来源和存在形态 毒物指在一定条件下,摄入较小剂量时可引起生物体功能性和器质性损害的化学物质。 在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存在的、可能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的毒物称为职业性毒物。 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而引起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 职业性毒物多以液体、气体、蒸气、粉尘和烟雾等形式存在。一般将分散于空气中的粉尘、烟和雾统称为气溶胶。 (二)生产性毒物的毒性及其分级 毒性指化学物具有造成生物体损害效应的能力。 生产性毒物的毒性常以引起某种毒性效应所需要的剂量表示。最常用的毒性参数是半数致死剂量(LD50) (三)接触生产性毒物的机会 1.正常生产操作:原料的开采与提炼;材料的搬运与贮藏;材料的加工与准备;加料与出料;产品处理与包装;产品使用。 2.维修与辅助操作:工人进入反应装置巡视、清釜、检修;采取样品。 3.意外事故:化学反应失控;原料不纯产生副反应;贮存容器破损;设备缺陷。 二、铅中毒 (一)理化特性:蓝灰色重金属,比重11.3当加热至400℃~500 ℃以上时产生铅蒸气,在空气中氧化形成氧化亚铅(Pb2O)、冷凝形成氧化铅烟,还可进一步氧化形成新的产物,铅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各有差异。 (二)接触机会: 工业上所用的铅40%为金属铅,35%为铅化合物,25%为合金。 铅矿开采、含铅金属冶炼、熔铅、电焊;印刷业的浇版、铸字,接触铅化合物的生产过程有制造蓄电池、涂料、玻璃、搪瓷等。 (三)毒理:铅化合物的毒性主要取决于分散度及在人体中的溶解度。 在生产条件下主要以粉尘、烟或蒸气形态经呼吸道吸入,少量经消化道吸入。进入血液中的铅90%与红细胞结合,血液中的铅初期分布于肝、肾、肺等组织,数周后沉积于骨骼、牙齿等组织,当血液pH改变时,骨骼内的铅可转变为可溶性并返回循环。 铅可造成神经、造血、消化、心血管系统及肾多系统的损害。 铅所致卟啉代谢紊乱造成血红素合成障碍 (四)临床表现 1.神经系统:铅中毒早期表现为神经衰弱,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无力睡眠障碍等。 早期出现感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重症出现中毒性脑病,甚至昏迷、惊厥、呈癫痫病样发作。 2.消化系统:口内有金属味、纳差、腹胀、腹部隐痛、恶心等。腹绞痛是其典型表现,突然发作,呈持续性绞痛,多在脐周。口腔牙龈边缘可出现蓝灰色着色带,称为铅线 3.造血系统:贫血,多属于轻度低血色素性正常细胞型贫血。 4.其他:肾脏损害较重时可出现蛋白尿、血尿及肾功能减退,女性还可引起月经失调及流产。 (五)诊断: 应密切注意接触史及生产现场情况来进行,我国现行《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如下: 1.铅吸收:有密切接触史,尚无铅中毒的临床表现,尿铅>0.39umol/L(0.08mg/L),血铅>2.40umol/L(50ug/dL). 2.轻度中毒:常有轻度神经衰弱综合征,可伴有腹胀、便秘等症状,尿铅或血铅增高,同时有下列表现者:尿ALA>23.8umol/L;尿粪卟啉定量>(++);FEP>2.34umol/L。经诊断性驱铅试验,尿铅>3.84umol/L。 3.中度中毒:在轻度中毒的基础上有下列表现之一者,腹绞痛;贫血;中毒性周围神经病。 4.重度中毒: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铅麻痹;铅脑病。 (六)防治原则 1.驱铅治疗:首选依地酸二钠钙及二巯基丁二酸钠,一般1g静滴,3,4日为一疗程,持续2~3个疗程。 2.处理: 铅吸收可继续原工作,3~6月复查; 轻度中毒驱铅治疗后可恢复工作; 中度中毒驱铅治疗后原则上调离铅作业; 重度中毒必须调离铅作业,并给予积极治疗和休息。 预防关键在于控制接触水平。 1.用无毒或低毒物代替铅 2.通过改革工艺,自动化、密闭化作业和控制熔铅温度等措施尽量减少铅烟产生。铅作业工人应穿工作服, 3.加强个人防护,戴滤过式防尘、防烟罩。 三、汞中毒 (一)理化特性:为银白色液态金属,比重13.59,熔点-38.9 ℃,沸点356.6 ℃,能溶于脂肪,常温下即能蒸发,表面张力大,增加蒸发面积,易于形成二次污染,不溶于水、酸,可形成多种汞盐。 (二)接触机会:汞矿开采与冶炼,电工器材仪器、仪表制造与维修。口腔科用汞齐补牙等。 (三)毒理:以蒸气形式经呼吸道吸收,汞蒸气具有高度的脂溶性及弥散性,消化道吸收量极少,与皮肤接触时可完全吸收。汞及其化合物主要分布于肾,其次为肝、脑、心脏及神经系统。 (四)临床表现: 1.急性中毒:多由于意外事故造成汞蒸气大量逸散,短期吸入高浓度蒸气所致,起病急,有头晕、乏力、发热等,口腔炎十分突出,食欲不振、恶心、腹痛、腹泻等,还可发生化学性肺炎、肺水肿,口服汞盐可引起胃肠道症状,可引起肾脏和神经损害。 2.慢性中毒:较

文档评论(0)

只做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