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硕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摘要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71万km2,占
国土面积的38.7%,受水土流失危害的耕地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3。水土流失导致土壤
肥力下降,土地贫瘠,农业减产。而坡地是我国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地,因此,对其进
行治理与保护以减轻坡地水土流失,保护土壤资源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在
众多坡面治理与保护措施中,微集水技术因其具有是投资少,见效快,易于掌握与实施
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所采用的间隔覆盖法实质上就是一种微集水种植技术,它在坡面上设置一定面
积的覆盖区(产流区)和土壤裸露区或者植物生长区(渗流区),对覆盖区用塑料薄膜
进行覆盖,目的是减少降雨入渗量,增加径流系数,使得降雨能全部或大部分转化为地
表径流而向下方的土壤裸露区或者植物生长区输送;植物生长区的主要作用在于使降雨
和来自覆盖区的径流尽可能多地渗入到土壤中,增加土壤蓄水,充分利用土壤水库的储
水能力,进而为植物生长创造良好的水分条件。
盖种植(T4)4个处理,研究间隔覆盖法对土壤水分时空动态及玉米生长生理状况的影
响。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1间隔覆盖法对坡地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
(1)对覆盖区土壤水分的影响
间隔覆盖法通过对坡面部分土壤地表进行覆盖,可以减少覆盖区蒸发量,使得覆盖
区土壤表层土壤含水率较高,但是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率逐渐减少。对坡地土
壤水分分布时间动态进行研究发现,T3与T4表层土壤平均含水率均为覆膜点最高;T3
覆膜点与T1裸露点土壤含水率相比较,T3覆膜点表层土壤含水率高于T1裸露点,但是
深层土壤含水率低于Tl裸露点。空间动态研究发现,T3与T4覆膜点土壤含水率表层较
大,随着土层深度增加有降低的趋势,到试验后期上下层土壤水分趋于一致;T3覆膜点
土壤含水率表层高于T1裸露点,而深层低于Tl裸露点。
(2)对覆盖区与土壤裸露区或者植物生长区交界处土壤水分的影响
间隔覆盖法可以增加覆盖区与土壤裸露区或者植物生长区交界处的土壤含水率。时
均含水率均为交界点最高。空间动态研究发现,T3与T4交界点土壤含水率在表层低于
其他两点,但深层高于其他两点,并且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交界点土壤含水率随土层深度
增加一直处于增加的趋势。
(3)对覆盖区下方土壤裸露区水分的影响
间隔覆盖法通过覆盖区的集水作用,可以增加裸露区土壤水分入渗,提高裸露区土
壤含水率。时间动态研究发现,对比T3与Tl相同位置的裸露点,在整个测定时期内
0~30cm土层土壤含水率T3始终高于T1。
(4)对覆盖区下方植物生长区土壤水分的影响
间隔覆盖法中覆盖区汇集的雨水径流通过植物的作用可以增加较深层的土壤含水
率,对表层土壤含水率没影响;并且在苗期可以增加植物生长区的土壤含水率,促进植
物较快生长,植物生长得好反过来又会大量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导致在植物生长最旺盛
的时期土壤水分少于上方无覆盖区的植物生长区。在时间动态方面,比较T2与T4相同
层土壤平均含水率T4大于T2。在空间动态方面,在苗期T4种植点土壤含水率高于T2
相同位置的种植点,在拔节期和抽穗期T4种植点土壤含水率均低于T2相同位置的种植
点,在成熟期两者土壤含水率相差不大,变化趋势也较为一致。
2间隔覆盖法对玉米生长及生理状况的影响
(1)玉米株高、茎粗和叶面积
间隔覆盖法可以增加茎粗、提高叶面积指数,但对株高影响不大。株高测定前期
T4大于T2,测定后期T4小于T2;茎粗和叶面积指数在整个测定过程中T4始终大于T2。
2个处理株高不存在差异性,而茎粗和叶面积指数差异性明显。
(2)玉米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问C02浓度
间隔覆盖法对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孑L导度的日变化有较大影响,但对胞间C02
浓度影响不大。T2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在14点时明显下降,达到一天中的
最低值,呈现出光合“午睡”现象;而T4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在14点时无
明显下降。T2与T4胞间C02浓度的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表现为从上午8点开始下
降,之后一直维持较低水平。
间隔覆盖法对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02浓度在玉米生长期内的变
化情况没有较大的影响,在玉米生长期内T2与T4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
间C02浓度均无显著差异性。
(3)玉米地上部分、根系及穗部性状
间隔覆盖法明显地提高了地上部干重、根系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