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奥陶系突水高压水闸墙设计与施工的若干问题.ppt
?水文地质部分专题二 1、矿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 1.1 地质条件: 地层——井田内钻孔揭露的地层由老到新为: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白垩系、第三系、第四系。 地质构造——三河尖井田位于滕鱼背斜向西南的延伸部分。经地震测线控制、钻孔穿过及生产揭露的大中型断层有30条,其中孙氏店断层、F1/断层和F24断层为井田边界断层。 1.2 水文地质条件 三河尖煤矿位于半封闭的滕县背斜储水构造水文地质单元的西南侧。根据含水层岩性特征,空隙性质及地下水埋藏条件,可划分为三种类型的含水层组: 孔隙潜水-承压含水层组 裂隙承压含水层组 岩溶裂隙承压含水层组 1.3 工程地质条件 主要研究21102工作面本次防治水工程21煤及其顶底板的主要工程地质类型的工程地质性质。 1.4 21102工作面突水情况 21102 工作面概况——位于太原组西一、西二采区,该工作面为三河尖煤矿太原组首采工作面。工作面走向长1136m,倾斜长85m,采深为-770.8至-831.2m,煤层倾角16°-20°,煤厚1.1-1.8m,煤层直接顶板为十二灰,厚度5.2m,老顶为泥岩,厚15m;直接底板为泥岩,厚0.7-1.1m,老底为细砂岩,厚2.7m。21煤层底板距奥灰45.62m,距离富水的奥灰马家沟组约为200m。21102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涌水量一直在2m3/h左右,至突水时工作面回采330m。 21102工作面突水经过——于2002年10月26日8:40发生突水,短时间内最大涌水量达2170m3/h,后逐渐衰减。至今水量稳定在后一直稳定在1020 m3/h,水温50.5℃。 2、国内外现状及本课题研究内容 2.1 现状综述 突水的预测和防治——煤矿开采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水闸墙(防水门)——矿山巷道隔水构筑物 注浆堵水——煤矿防治水中应用广泛的工程技术 突水的预测和防治——煤矿开采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煤矿水害而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人身伤亡和经济损失极为惨重。在我国煤矿重特大事故中,水害事故在死亡人数上仅次于瓦斯事故,居第2位;在发生次数上,也紧随瓦斯和顶板事故之后,居第3位。 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20多年里,有250多个矿井被水淹没,死亡1700多人,经济损失高达350多亿元人民币。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是我国煤矿水害最为严重的时期,当时在开滦、肥城、焦作等矿区连续发生了多期灾难性突水淹井事故。随着两期工业性试验研究和政府对防治工作监管力度的加大,我国煤矿水害事故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 突水的预测和防治——煤矿开采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煤矿生产与建设过程中的装备、工艺、技术都有了极大的提高,但煤矿突水事故却频繁发生。特别是2000年以来,煤矿水害事故又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从2000年到目前为止,共发生重特大水害事故152起,死亡970人,失踪340人。 此外,矿井水害事故对煤矿正常生产的影响也非常大,特别是对一些高产高效现代化矿井影响极大。这些矿井一旦发生水害事故,即使不淹井不死人,也可能造成综采机械设备不能正常工作,停产一天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目前我国水害压煤超过100亿吨,随着开采条件的复杂化,一些特殊矿井水害问题也日益严重。如近松散层采煤的水砂突涌问题、大型水体下采煤的安全开采上限问题、西部缺水地区的保水采煤问题等。这些问题的研究目前尚不够深入,需要进行专门攻关。 突水的预测和防治——煤矿开采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显而易见,在加强监管同时进一步开展矿井水害综合防治研究,有效遏制矿井水害事故的发生,已成为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的十分迫切的需要,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关键技术 加强矿井水害防治基础理论研究 研究建立矿井水害自动监测预报预警系统 研究开发矿井水害救灾快速反应指挥系统 研究高性能注浆材料及注浆工艺 解决特殊矿井水害问题 突水的预测和防治——实例与经验 矿山防治水技术水平也得到了不断提高,从简单的单纯排水发展到复杂的预先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疏干;从简单的堵漏发展到现代的注浆和构筑防渗墙技术,已使许多过去因水害而不能开发的矿床得以安全开采,严重的水害矿山得以根治 。 突水的预测和防治——实例与经验 焦作矿区 “立足矿井,预防为主,疏堵结合,分类治理”的防治水方针,采取综合治理的防治水技术与措施。主要技术措施有: (1)加强水文地质预测、预报 坚持月、季、年的水情水害预测、预报工作,对矿井生产地区进行逐头、逐面分析。及时、准确的水文地质预报工作,一方面为生产部署提供了可行的地质依据,避免了盲目采掘,另一方面可减少突水和降低突水强度,保证安全生产。 (2)坚持有疑必探,防止巷道误揭断层突水 为防止采掘巷道误揭落差大于5m的断层,制定了有疑必探、超前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