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七中2011届高三期中考试(文综).docVIP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1届高三期中考试(文综).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1届高三期中考试(文综).doc

成都七中2010---2011学年上期2011年级半期考试 文 科 综 合 测 试 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300分 命题人:王开元 闫锦先 阳达 审题人 高二文科综合组 第Ⅰ卷(选择题 共140分) 我国古代文化灿烂辉煌、博大精深,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据此回答12~14题。 12.司马迁和班固都是古代杰出的史学家, 他们留传后世最著名的代表作都记载了的历史事件是 A.“相地而衰征” B.“燔诗书而明法令” C.“党锢之祸” D.“独尊儒术” 13.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方块状字,经历了约7000年的发展,至今仍充满活力。今年是农历虎年,下图以“虎”为例,分别展现了“汉字七体”的风采,其中小篆是 14..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的青铜器风格虽迥异于中原,但其工艺可媲美于中原青铜器最鼎盛的 A.夏商时期 B.商周时期 C.周秦时期 D.秦汉时期 15.下图为“中国科普博览——古代科技馆网站”的首页,页面设置了十一项链接。如果再添加一个新的网页链接,最合适的是 A.浑天仪 B.翻车 C.赵州桥 D.数学 研究性学习是历史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之一,不少学校都将这种方式引入历史教学之中,据此回答16至18题 16.在一堂“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研讨课上,四位同学都达成“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的共识,并阐明了自己的依据,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A.甲同学: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 B.乙同学:太平天国颁布了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政新篇》 C.丙同学:太平天国运动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 D.丁同学:太平天国运动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17.高三.三班某一个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的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看到其中有这样一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他们对这句话中“变”的内涵产生了争议,你同意哪一种看法 A.甲认为:变就是要变革教育制度 B.乙反驳道:不对,这里的变是要变革政治制度 C.丙说:嗯不,这里的变是要变革思想观念 D.丁说:你们都不对,这里的变是要推翻军阀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18.某校历史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撰写历史小论文,文中使用了下图,该小组研究的课题应该是 A.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B.战后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C.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 19.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在华增开多处通商囗岸,其中在当时一省之内开埠两处的省份有 ① 湖北省 ② 江苏省 ③ 广东省 ④ 福建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3.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所著《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作者的意思是 A.任何文字史实都带有主观因素 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 C.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 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12 D 13 B 14 B 15 D 16 C 17 C 18 B 19 B 20 C 21 C 22 A 23 A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60分) 37.(32分)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有着悠久而又辉煌的文化传统,其中包括建筑文化。建筑文化能折射出一个民族的历史演变进程。因此有人认为:“没有任何一种艺术品能够像建筑那样,具体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生活、宗教、历史和思维方式。”阅读下列有关中国园林文化的材料。 材料一 汉武帝刘彻时期,大汉帝国如日中天,国库殷实,且武帝性好奢侈,于是大兴宫殿,广辟苑囿,“武帝广开上林……”,苑中有苑,苑中有宫,苑中有观……汉上林苑是中国皇家园林建设的第一个高潮。 ——摘自曹林娣《中国园林文化》第36页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上林苑得以修建的经济社会原因。(6分)汉武帝时期哪位文学家在哪篇作品中对上林苑有所描述?(4分) 材料二 (进入)南北朝后,佛教已经成为中国朝野上下普遍的社会思潮

文档评论(0)

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