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研究型学习第组.docVIP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机原理研究型学习第组.doc

一、从Byte、KB、MB、GB、TB到PB、EB、ZB、YB 从1946年2月14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诞生以来,计算机便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从电子管计算机,到晶体管计算机,再到中小规模计算机,最后到超大规模计算机,计算机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新技术层出不穷。而伴随着计算机发展的,便是它的存储容量的日益增大。 在计算机之中,最小的存储单位是比特(bit),用于存放一位二进制数,即0和1。计算机的存储一般用Byte(B)来表示,一个B等于8个b。当然,比B还大的单位有KB,MB,GB,TB,PB,EB,ZB,YB,BB,NB,DB,CB。 在50年代,IBM最早把可以代替1万张打孔纸卡盘式磁带用在数据存储上到,一些计算机使用由飞利浦公司在1963年发明的盒式录音磁带来存储数据大概为700KB到1M。出了、5.25鸡尾酒餐巾的尺寸)的软盘,其存储容量为M到1.44M。技术的发展使得存储设备体积减小的同时,在大幅提高。在之后出现的,包括激光唱片、MO磁光盘)、容量可以达到GB左右而新出现的光盘和全息光盘),容量可以达到GB和GB。,美国Call/Recall公司宣布已经成功开发并测试了TB级光盘,并且已经加入产品设计以及生产范围的讨论。日常最相关U盘和移动以及、SDHC和TF卡了的存储容量也不过是到TB的级别。,当初和微波炉差不多大的硬盘,已经是质的飞跃了。最好的固态硬盘的容量可以TB级 二、计算机存储器的发展史 从Byte、KB、MB、GB、TB到PB、EB、ZB、YB的历史可以看成计算机存储器的发展史,从最早的几个字节的存储器到如今的各类超大容量的存储器,科学技术的发展扮演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选数管 选数管的容量是256-4096位(即:32-512字节)。4096位的选数管长10英寸、宽3英寸。虽然在1946年就开始研发选数管,但因造价昂贵和产量问题,选数管没有投入生产。 2、打孔卡/穿孔卡   打孔卡是早期计算机的信息输入设备,通常可以储存80列数据。打孔卡盛行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们应当注意的是:打孔卡比计算机更在出现。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725年的纺织品行业,用于机械化的织布机。   说到打孔卡,不得不说到IBM的创始人赫尔曼·霍尔瑞斯教授,他于1888年发明自动制表机——首个使用打孔卡技术的数据处理机器。自动制表机用于1890年以及后续的美国人口普查,并获得巨大成功。《全球9大高科技公司是如何起家的》一文就有相关说明。 3、打孔纸带   和打孔卡一样,也是纺织行业的机械化织布机率先使用打孔纸带。在计算机上,打孔纸带即可用于数据输入,也可用于存储输出数据。纸带带上的每一行孔代表一个字符。 4、磁鼓存储器 1932年奥地利的Gustav Tauschek发明了磁鼓存储器。作为计算机的主干工作存储器,磁鼓存储器广泛用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50年代中期的磁鼓存储器容量大约是10KB。 5、传统硬盘  1956年9月13日,IBM305RAMAC计算机问世。随之一起诞生的是世界上第一款硬盘——IBM Model 350硬盘,它由50块24英寸磁盘构成,总容量为5百万个字符(不到5MB)。 IBM Model 350——第一块硬盘   1980年6月,第一块容量上G的硬盘——IBM 3380也诞生在IBM,其容量为2.52GB,体积大如冰箱,重550磅(250公斤),造价约81,000~142,400美元。 6、激光光盘   在本文之所以提到它是因为它是CD-ROM(比CD早4年)和其他光学存储媒介的先驱。它主要用于电影。1978年12月5日,首款商用激光光盘上市(当 时称为激光影碟,是Discovision公司的新品牌),其直径为30cm(11.81英寸)。这种光盘的双面均可以有60分钟的音频/视频。这款光盘 完全是模拟内容(相对数字内容而言),其背后技术要追溯到1958年的由David Paul Gregg发明的激光光盘技术。 7、软盘   软盘也是由IBM发明,流行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首款软盘是8英寸的,后续又有5.25英寸和3.5英寸的。第一块软盘于1971年面世,容量为79.7KB,是只读型的。读写型软盘于次年才问世。 8、磁带   磁带首次用于数据存储是在1951年。磁带设备被称为UNISERVO,它是UNIVAC I型计算机的主要输入/输出设备。UNISERVO的有效传输效率大约是每秒7200个字符。磁带装置是金属,全长1200英尺(365米),因此非常重。 UNIVAC I型计算机全貌,右侧的2个白圈部件是磁带列 当然了,我们也不得不说标准盒式磁带,它是70年代晚期和80年代时期个人电脑的非常流行数据存储方式。典型盒带的典型数率

文档评论(0)

我的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