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中医调理与治疗(夜班)》.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失眠的中医调理与治疗(夜班)》.ppt

失眠的中医调理与治疗 广州中医药大学 针灸推拿学院 陈劼 一. 主要表现 ?  失眠是指至少连续3周以上不能经常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病症。轻者就寝之后难以入睡,或时寐时醒,或寐后易醒,醒后难以再寐,甚者彻夜不眠。失眠对形神美容影响很大,实际上许多美容问题,比如精神萎靡,目光暗淡,脱发,皮肤晦暗无光泽,面容憔悴,黑眼圈,眼袋等均和失眠关系非常密切。 二. 病因病机 ?  中医认为本病由于情志不遂,肝郁化火,心肝火旺,扰动心神;或心胆气虚,善惊易恐,神魂不安;或思虑太过,劳伤心脾,血不养神;或肾阴不足,心火内炽,心肾不交;或肝肾阴虚,肝阳偏盛,相火扰动君火;或饮食不节,宿滞痰火,胃不和则卧不安。 ?  西医认为失眠有心理性的;有伴发于精神疾病的;有因药物或酒精引起的;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引起的。 三. 辨证施治 (一)心脾两虚型: 1、主要证候: ?  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面色少华,饮食无味,四肢倦怠,精神疲惫,舌质淡,脉细弱。 2、经络治疗: 毫针:脾俞、心俞、神门、足三里、内关、三阴交。针行补法。可以配合艾灸。 穴位注射:脾俞、心俞、神门、足三里。用丹参注射液2-4ml,每次取2-3穴。进针得气抽无回穴后,每穴注入1-2ml,每日1次,10日为1个疗程。 皮肤针:皮胸椎5-12两侧两旁、腰骶部、小腿内侧、足三里、神门、内关、中脘。用皮肤针轻轻叩刺,使局部皮肤潮红即可,每日或隔日一次。条件许可下,宜在晚上睡觉前1-2个小时给予治疗。 耳针:皮质下、交感、心、脾、神门。 刮痧:大椎,大杼,膏肓腧,神堂。配穴:神门,内关,足三里,三阴交,申脉。轻度刺激。 按摩:头部,脚部,下肢脾经,上肢心经。 电针:四神聪、风池。将导线正极连接于四神聪,负极连接同侧风池,选疏波,以患者头部轻轻前后摆动为度,通电时间30分钟,每日1次,6次后休息1日。 艾灸:百会。于每晚睡前用艾卷在百会穴悬灸10-15分钟。阴虚者不宜。 3、常用方药: ?  归脾汤加减:酸枣仁15克,知母10克,茯苓10克,黄芪30克,龙眼肉30克,白术30克,党参15克,远志3克,甘草3克。 ?  中成药:归脾丸。 ?  外用剂:丹参、白芍、夜交藤各15克,朱砂8克,酸枣仁、远志各10克。上药共研细末,贮瓶备用。临睡前取药15克左右,以麻油适量调和成糊状,敷于脐中,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二)心胆气虚型: 1、主要证候: ?  多梦易醒,胆怯心悸,倦怠乏力,小便清长,舌淡,脉象弦细。 2、经络治疗: 毫针:定神针(定神I:印堂上0.5寸;定神II及定神III:两目平视,瞳孔直上,眉毛上1.5寸。)、内关、神门、心俞、胆俞、大陵、丘墟。针行补法。内关、神门、心俞、胆俞可加灸。 穴位注射:足三里、心俞、胆俞。用丹参注射液或维生素B1注射液。 皮肤针:同“心脾两虚型”。 耳针:皮质下、神门、心、胆。 刮痧:同“心脾两虚型”。 按摩:脚部、手部、头部、上肢心经、心包经,下肢胆经。 3、常用方药: ?  酸枣仁汤加减:酸枣仁15克、远志10克、龙眼肉12克、丹参15克、茯苓15克、石菖蒲6克、知母10克、党参15克、朱砂1克 ?  中成药:安神定志丸 ?  外用剂:珍珠层粉、紫丹参、硫磺各10克。上药共研细末,贮瓶备用。临睡前取本散1克,放入脐中按紧,外以胶布固定。再取药末适量,用食醋调敷于膻中、气海穴上,外用胶布固定。每2天换药1次。 (三)阴虚火旺型: 1、 主要证候: ?  心烦失眠,头晕耳鸣,健忘,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口干少津,舌红少苔,脉细数。 2、 经络治疗: 毫针:前顶、后顶、络却、内关、神门、劳宫、三阴交、太溪、太冲。每次取穴4-5个。针宜补泻兼施。 穴位注射:心俞、肾俞、三阴交。用丹参注射液。 皮肤针:后颈部、胸椎5-10两侧、腰骶部、内关、三阴交、太溪。 耳针:心、肾、肝、神门。 刮痧:腰椎1-2及其两侧,心俞,三阴交,太溪,内关,神门。 按摩:脚部、上肢心经和心包经、下肢肾经。 3、常用方药: ?  六味地黄丸加减:熟地12克,山芋肉9克,淮山12克,茯苓12克,丹皮6克,泽泻6克,黄连6克,阿胶9克,炙甘草4克。 ?  中成药:天王补心丹 ?  外用剂:朱砂、石菖蒲、蜂蜜各50克。石菖蒲研细末,与其余两味共调成花生米状药饼,敷贴于涌泉穴。每天换药一次。 (四)胃腑不和型: 1、主要证候: ?  饮食不节,暴饮暴食,脘腹胀满,嗳气,矢气恶臭,大便不爽,睡眠不实,辗转反侧,舌苔厚腻,脉弦滑。 2、经络治疗: 毫针:中脘、内关、足三里、丰隆、历兑、隐白。针宜泻法。 皮肤针:胸椎5-12两侧、足三里、内关、天枢。刺激强度中等。 耳针:脾、胃、大肠、三焦。 刮痧:脊柱两侧(颈椎-尾椎),下腹部,脐侧区,中脘,足三里。先在脊柱两侧轻

文档评论(0)

ycwf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