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及期权的30周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期货及期权的30周年》.doc

期货及期权的30周年 早在1982年,美国总统仍是罗纳德·里根,苏联仍然力量强大,夺得欧洲冠军杯的还是阿斯顿维拉,过去的30年里发生的很多事都见证了期货及期权业务从公喊价到电子交易,从区域内经营到全球适用的转型。受篇幅所限,下文将精挑细选出7个对行业最有影响的事件进行描述。 现代产业诞生 事实上,现代期货和期权产业的诞生比本次回顾的历史还要早一年。早在1981年,CME建设性的推出了欧洲美元合约,给期货业带来了现金结算这一概念,吹响了期货及期权现代化的号角。 在此之前的合约仅限于实物交割,因此在可以被交易的货物范围上有所限制,市场的参与者也仅局限于那些拥有交接大批货物条件的人。而现金结算的推出仿佛打开了通向有着无限机会的世界的闸门,人们迅速抓住了潜在的衍生品交易的机会。 至关重要的是,现金结算的引进促使了交易所推出指数产品,为交易所和客户们提供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对冲工具来应对股市下跌的风险。 “如果没有金融期货,期货市场将局限于农产品期货,这样的话这个市场根本不可能发展壮大。”CME名誉主席Leo Melamed说,“金融期货合约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展望,下一个革命性事件将是引入现金结算。它代表了期货交易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当实物交割的限制被去除,世界将没有极限。” 也许令人惊讶的是,第一张指数合约是KBOT上市的,(虽然它原本是作为一张不可行的实物结算合同向CFTC申请的)。1982年2月24日,世界上第一张股指期货合约——价值线指数合约开始交易。 在此之后2个月,标准普尔500指数期货合约与1982年5月开始在纽约期货交易所上市。价值线指数当时完全不对市场的统治者的挑战者构成威胁,早期的竞争只是在NYFE和CME之间的展开。 标准普尔指数一开始非常低迷,理事会提出了“要求场内交易商每天至少交易SP500合约15分钟”这样非同寻常的要求以强力扶持标普500。Leo Melamed和Jack Sandner天天站在交易所门口以鼓励交易商,得到了强烈的反响。 到1986年,标普500已经成为了全世界交易量第2活跃的期货品种,当年交易超过1950万张。1983年,CBOE推出了芝加哥期权交易所100指数,后来更名为标准普尔100指数,并在同年开始对标准普尔500指数期权交易。 1984年,CBOT在和道琼斯打了场官司以后开始交易主要市场指数合约,欧洲也参与了与欧洲期权交易所于1983年推出的EOE指数。金融期货至此算是完全诞生了。 电子交易出现 纳斯达克已于1971年在股票交易上率先推出了电子报价系统,而直到1984年,衍生品交易才在百慕达拥有了第一个电子交易平台。第一台电子交易机Intex被延迟问题严重困扰,并在面对黄金的熊市中以失败告终。 无独有偶,1985年,新西兰羊毛贸易商们成立了新西兰期货交易所。它将所有合约电子化,克服了四个主要的贸易中心之间的距离因素,作为电子平台开创了解决地区差异的先河。 同年,由Olaf Stenhammer掌舵的OM公司在瑞典上市,OM公司不仅是电子贸易的先驱者,更是为未来20年的趋势奠定了基础。 在intex惨遭失败,新西兰期货交易所填补了空白之后,OM公司证明了电子交易的巨大潜力。2年之内,尽管交易还被限制在单一的股票期权,交易量的平均值已然达到了每天30000张, 东京谷物交易所于1988年从公开喊价变成设置大屏幕交易,成为第一个转变的交易所,这距离交易所大规模改成全屏幕交易还差了很多年,率先使用这种形式的大多数都是新成立的交易所。 欧洲的电子交易先驱Soffex和DTB分别于1986年和1990年推出全电子交易。一开始,对这种新的交易的期望值很低,但事后来的爆发证明这些怀疑者的观点是错误的。DTB在90年代中期对bund contract戏剧性的捕获预示着电子交易时代的来临,同时让传统交易所的高管们感到恐惧。 “一系列连续发生的事件造就了今天的行业”,Steve Grob的战略委员会主任说,“其中第一个事件就是DTB在6个月里将其所有的流动资金花在LIFFE,这意义相当重大,因为LIFFE不得不因此而改变。” 大多数采用了电子交易的交易所在设立起大屏幕的同时也会建设一个与之匹配的交易平台,但是LIFFE另辟蹊径的将他们的交易平台设计成了一个兼容引擎,并鼓励不同的软件公司将前端连接到这个平台上。这引领了在同一个屏幕上同时进行多个市场的交易的趋势,给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SGX高级副总裁Rama Pillai说:“虽然公开喊价在过去30年间维持了很多交易所,但是电子交易的出现改变了一切,它让更多人能够参与其中,DTB无疑是全世界第一批看到电子交易潜力的人之一。” 在接下来的十年中衍生品交易所购买或一些电子。,许多早期平台推出盘后交易而不是公开喊价。英国自动化场内交易员,是一个盘后交易平台。Le

文档评论(0)

wyt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