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理化综合基础 作者 茆有柏 程宏琦 第2章.ppt

理化综合基础 作者 茆有柏 程宏琦 第2章.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位移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瞬时速度是时刻改变的,那么,瞬时速度是怎样随着时间而改变的呢?由加速度的定义式a=vt-v0t,可以得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公式为 通过推导可以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为 第四节 自由落体运动 一、自由落体运动 实验结果表明,消除了空气阻力之后,不同的物体仅在重力作用下做下落运动时,它们下落的快慢完全相同,运动服从同一规律。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如上所述,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加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究竟是怎样一种加速直线运动呢?通过对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的闪光照片的研究可知,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二、重力加速度 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我们已经确定了。我们再进一步研究一下它的加速度。 在玻璃管实验中,从同一高度同时自由落下的不同物体同时着地,这一实验现象说明在相同的时间内它们的位移相同。由s=12at2 可知,它们的加速度a也一定相同,由此可得如下结论: 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与物体的形状、大小和质量无关,这个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或叫重力加速度,用符号g表示。 重力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它的大小可以用实验的方法测定。 重力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它的大小可以用实验的方法测定。 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g的大小略有不同。表2-3中列出了一些地区的重力加速度,在赤道g=9.780m/s2,在北极g=9.832m/s2,在北京g=9.801m/s2。国际上规定,重力加速度的标准值g=9.80665m/s2,通常可把g取作9.8m/s2,粗略的计算中,甚至还把g取作10m/s2。 由于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对它也同样适用,只要把公式中的a用g来代替即可。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为 * * 第二章 运  动 在线教务辅导网: 教材其余课件及动画素材请查阅在线教务辅导网 QQ:349134187 或者直接输入下面地址: 在我们周围,到处可以看到物体在运动,汽车在公路上飞驰,江水咆哮着流向远方,鸟儿在飞翔,树叶在摇动……连我们脚下的地球,也在不停地自转、公转。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是自然界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状态,称为机械运动。这一章,我们就来研究最常见的一些运动的规律。 第一节 长度、时间和尺子 一、尺子的历史 要测量物体的长度,就得用尺子。大家熟悉的尺子有木尺、钢尺、皮尺等。古今中外各种尺子的长度单位虽然各不相等,但是尺子的祖先大都来源于人体。我国古代曾用张开的大拇指和中指间一拃的距离叫做一尺。据说我国古代还曾用一根小臂骨的长度作为一尺,现在人们把这根小臂骨叫“尺骨”,大概就是这个缘故。根据古书中的文字记载,有些人往往以为古代人的身材比现在人的身材高大。例如,在《战国策·齐策》中的“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古今中外的长度单位 世界上各国都有自己的长度单位,这些长度单位各不相同。 我国过去使用的市制长度单位有市里、市丈、市尺、市寸、市分等,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市里=150市丈,1市丈=10市尺,1市尺=10市寸,1市寸=10市分。 英国和美国使用的长度单位有英里、码、英尺、英寸等,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英里=1760码;1码=3英尺;1英尺=12英寸。 为了适应各国交流日益发展的需要,国际计量局于1960年规定了一套统一的单位,称为国际单位制。在这个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此外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等。它们和我国的市制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是:1千米=2市里,1米=3市尺。它们和英制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是:1英里= 1.609千米,1英尺=0.305米。 米的长度又是怎么规定的呢? 早在1791年,法国决定把通过巴黎的子午线,从赤道到北极的长度的1/107规定为1m,并把测量的结果用纯铂制成了标准米原器。由于这样规定的“米”比较固定、客观,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了这一单位。19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采用米制单位。尽管“国际米原器”比较固定、客观,但是它会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且还可能损坏和丢失。1983年10月,第17届国际计量大会规定,1m等于光在真空中在1/299792458s内传播的路程。这一新的规定有两个好处,一是精确度比以前提高了,二是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三、人体某些部位与长度的特殊关系 在我们人的身上同样存在着一些与长度有关的有趣现象。人伸开两臂的长度大约等于身高;人的头长和脚长相同;身高等于9.5倍头长;人握住拳头的大小和心脏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