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知识与思想的世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中国知识与思想的世界.doc

古代中國知識與思想的世界 第一講 「詩言志」的傳統 書曰:「詩言志,(哥)[歌]詠言。」故哀樂之心感,而(哥)[歌]詠之聲發。誦其言謂之詩,詠其聲謂之(哥)[歌]。故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孔子純取周詩,上采殷,下取魯,凡三百五篇,遭秦而全者,以其諷誦,不獨在竹帛故也。漢興,魯申公為詩訓故,而齊轅固、燕韓生皆為之傳。或取春秋,采雜說,咸非其本義。與不得已,魯最為近之。三家皆列於學官。又有毛公之學,自謂子夏所傳,而河間獻王好之,未得立。 《漢書.藝文志》 孟春之月,群居者將散,行人振木鐸徇于路,以采詩,獻之大師,比其音律,以聞於天子。故曰王者不窺牖戶而知天下。 《漢書.食貨志》 男女有所怨恨,相從而歌,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男年六十,女年五十無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間求詩。鄉移於邑,邑移於國,國以聞於天子。故王者不出牖戶盡知天下所苦,不下堂而知四方。 何休《春秋公羊傳注》宣公十五年 厲王虐,國人謗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巫,使監謗者,以告,則殺之。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邵公曰:「吾能弭謗矣,乃不敢言。」邵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獻詩,瞽獻曲,史獻書,師箴,瞍賦,矇誦,百工諫,庶人傳語,近臣盡規,親戚補察,瞽、史教誨,耆、艾修之,而後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猶土之有山川也,財用於是乎出;猶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於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敗於是乎興,行善而備敗,其所以阜財用、衣食者也。夫民慮之於心而宣之於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與能幾何?」王不聽,於是國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於彘。 《國語.周語上》 吾聞古之王者,政德既成,又聽於民,於是乎使工誦諫於朝,在列者獻詩使勿兜,風聽臚言於巿,辨祅祥於謠,考百事於朝,問謗譽於路,有邪而正之,盡戒之術也。 《國語.晉語六》 故今詩三百首之完成,當可分為三期。第一期當西周之初年,其詩大體創自周公。其時雖已有風、雅、頌三體,而風僅二南,其地位遠較雅、頌為次,故可謂是詩之「雅、頌時期」。此時期即止於成王之末,故曰「成、康沒而頌聲寢」也。成、康以後,因無頌,因亦無雅,蓋雅、頌本相與以為用,皆所以為治平之具,政教之本;今治平已衰,政教已熄,故成、康以後,歷昭、穆、共、懿、孝、夷之世皆無詩也。其第二期在厲、宣、幽之世,此當謂之「變雅時期」。其時已無頌,而繼大小雅而作者,皆列為變雅。蓋詩本主於頌美,而今乃兼美刺,故謂之變也。豳詩之在西周初期,當附於南、雅、頌之末,至是乃改隸於二南而目為變風焉,此殆因有變雅,故乃謂之變風也。其第三期起自平王東遷,列國各有詩,此時期可謂之「國風時期」,亦可謂之「變風時期」。至是則不僅無頌,而二雅亦全滅,而風詩亦變。至於益變而有商、魯之頌,其實則猶之同時列國之風之變而已爾。而居然亦稱頌,則誠矣見王政之已熄也。 錢穆,〈讀詩經〉 子墨子謂公孟子曰:「喪禮,君與父母、妻、後子死,三年喪服,伯父、叔父、兄弟期,族人五月,姑、姊、舅、甥皆有數月之喪。或以不喪之閒,誦詩三百,弦詩三百,歌詩三百,舞詩三百。若用子之言,則君子何日以聽治?庶人何日以從事?」 《墨子.公孟》 賓入大門而奏肆夏,示易以敬也。卒爵而樂闋。孔子屢歎之。奠酬而工升歌,發德也。歌者在上,匏竹在下,貴人聲也。樂由陽來者也,禮由陰作者也,陰陽和而萬物得。 《禮記.郊特牲》 古者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禮;卿大夫士之射也,必先行鄉飲酒之禮。故燕禮者,所以明君臣之義也;鄉飲酒之禮者,所以明長幼之序也。故射者,進退周還必中禮,內志正,外體直,然後持弓矢審固,持弓矢審固,然後可以言中,此可以觀德行矣。其節,天子以騶虞為節,諸侯以貍首為節,卿大夫以采蘋為節,士以采蘩為節。騶虞者,樂官備也;貍首者,樂會時也;采蘋者,樂循法也;采蘩者,樂不失職也。是故天子以備官為節,諸侯以時會天子為節,卿大夫以循法為節,士以不失職為節。故明乎其節之志,以不失其事,則功成而德行立,德行立,則無暴亂之禍矣,功成則國安。故曰:射者,所以觀盛德也。 《禮記.射義》 工入升自西階.北面坐.相者東面坐.遂授瑟.乃降.工歌鹿鳴.四牡.皇皇者華.卒歌.主人獻工.工左瑟一人拜.不興受爵.主人阼階上拜送爵.薦脯醢.使人相祭.工飲不拜.既爵.授主人爵.眾工則不拜.受爵祭飲.辯有脯醢.不祭.大師則為之洗.賓介降.主人辭降.工不辭洗.笙入堂下.磬南北面立.樂南陔.白華.華黍.主人獻之于西階上.一人拜.盡階.不升堂受爵.主人拜送爵階前.坐祭立飲.不拜.既爵.升授主人爵.眾笙則不拜受爵.坐祭立飲.辯有脯醢不祭.乃閒歌魚麗.笙由庚.歌南有嘉魚.笙崇丘.歌南山有臺.笙由儀.乃合樂.周南.關雎葛覃卷耳.召南.鵲巢采蘩采蘋

文档评论(0)

克拉钻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