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礼贤德译本道德经诗性美感再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卫礼贤德译本《道德经》诗性美感的再现 华少庠 (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31) (作者简介( 华少庠 (1958-)男,四川成都人,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教授,博士。 联系方式:huashaoxiang1958@163.com 四川 成都 一环路北一段 111号 610031 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Tel(项目基金( 本文为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儒家典籍《四书》在欧洲的译介与研究”(项目编号:12YJA740025)阶段性成果。 (英文文题( The Reappearance of the Aesthetic Perception of the Poems in Richard Wilhelms Translation of Daodejing (摘要( 卫礼贤1911年翻译出版的德语《道德经》是西方世界百余年来最为知名的译本之一。译本在德语的语境中再现了原文的诗性美感。译者把原文的节奏韵律转化为德语诗歌的节律和音韵,从而赋予了译文新的韵律美感。《道德经》的迻译,也是数目众多的诗性词语转化的过程。“玄牝”转换为德语的“永恒女性”,这一迻译提供了一个诗性词语在德语的语境中呈现新的语言美感的典型范例。   (关键词( 道德经德译本 诗性美感 玄牝 永恒女性 《道德经》是中国先秦最为重要的典籍之一。17世纪《道德经》被当时来中国的西方传教士译为拉丁语传往欧洲并在18世纪译为多种欧洲文字。1870年《道德经》第一次被译为德语,而且这一年就有两个德语版本问世。至2009年《道德经》德译本已有103种版本问世。(1( 这在中国典籍的外译上绝无仅有。而在众多的德译本中,卫礼贤(Richard Wilhelm 1873-1930)在1911年翻译出版的《道德经》成为百余年来最为著名的德语译本。卫礼贤的《道德经》是第一本译自中文原文的德译本,凭借其本人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汉、德两种语言的功底,从而在德语的语境中再现了《道德经》所具有的诗性美感。 一、韵律美感的再现 《道德经》是一部有着宏伟完整思想体系的智慧之作,言简意赅的文字包含了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自然观、历史观等等博大精深的哲学思考。无论是《道德经》中词语的精妙细微还是各个概念与全文含义的内在呼应,这部旷世杰作的深刻哲学意蕴,都根植于其特有的汉语语言结构之中,体现了一种华夏文明特有的哲学理念与诗歌美学的浸润和融合。《道德经》的语辞和意象,节奏和气韵中都蕴含着一种诗意的栖息,一种基于诗歌韵律的语言美感的沉淀,从而构成了哲学与语言艺术的美妙结合。这也意味着在把《道德经》译为德语时,每位译者将面临两方面的挑战: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诗性词语在德语中的转译以及《道德经》原文中固有的语言美感的再现。 充满乐感律动的三言、四言、五言和三、四、五言复合句式在《道德经》中的广泛运用,使全文弥散着悠然神远的节奏感。其整齐的句式之多,除《论语》外,无其它先秦典籍能与之相比。卫礼贤对《道德经》的迻译,其着眼点正在于使原文的思想意蕴在德语这一新语境中得以存留,同时赋予译文自身的语言艺术审美价值。在此以《道德经》第一章第一句为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 卫礼贤的德语译文为: “Der Sinn, der sich aussprechen l??t, ist nicht der ewige Sinn. Der Name, der sich nennen l??t, ist nicht der ewige Name. ” (3( 根据中文原文的三句式短句特征,德语句也呈诗歌的短句式。每句的开始词Sinn 和Name与结尾词保持一致,通过第一和最后一个词的同声而产生了韵律。这样就构成了德语Jenseits des Nennbaren liegt der Anfang der Welt. Diesseits des Nennbaren liegt die Geburt der Gesch?pfe. (4(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德语译文为: Darum führt das Streben nach dem Ewig-Diesseitigen zum Schauen der Kr?fte, das Streben nach dem Ewig-Diesseitigen zum Schauen der R?umlichkeit. (5( 该两句在德语译文中分为四行,并以德语诗歌ABAB交叉尾韵的形式,产生了隔行押韵的音韵效果。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为第一章最后四句。卫礼贤按德语诗歌ABBA“环抱韵”来进行每句最后一个词的音韵处理: Beides is

文档评论(0)

feiyang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