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锦江春色中:一所你所不知道的四川大学》.docVIP

《问“道”锦江春色中:一所你所不知道的四川大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问“道”锦江春色中:一所你所不知道的四川大学》.doc

问“道”锦江春色中:一所你所不知道的四川大学 2011-06-24 15:18:51 原文地址: /u/6c1cadb10100vw0u [查看原文] ???川大的道教研究在全国甚至全球位列第一,读书人大抵知道。但要不是查资料,可能很少人知道,川大发起并引领着中国两千多年文化主干儒学的文献集成《儒藏》的编撰,在佛教研究领域也影响至巨。对中国传统文化儒、道、释三家,川大皆有重大的贡献。此外,川大还主编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收集汉字最多、释义最全的汉语辞书《汉语大字典》与世界第一部《甲骨文字典》,推出了中国最大的断代文章总汇《全宋文》……也许旁人会觉得有点奇怪,这些标志性文化工程怎么可能由居于华西高原大山缝隙之中的川大来完成呢?实际上想想道理也简单,正因为地处内陆,在西学东渐的浪潮中,要趋西崇新,川大相比东部不占优势,但守旧倒还是容易,并且“旧”的力量在川大一直顽强,虽然这里也出现了很多新派人物,如?“只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吴虞等,但川大文史一脉素有“国粹堡垒”之目。抗战时期川大中文系还被称为“古国”,“一个精粹的最后的儒生阵容”!媒体报道川大“向重中文,尤偏经典,考试例皆文言,绝少语体,苟作文试以白话,遇夙彦硕儒,则难免弃置”。因重庆成为陪都,大量的名教授入川,作为西南最高学府的国立川大自然成为大师荟萃之地,而像叶圣陶这么著名的现代作家,到川大来居然没有让他在校本部教书,而是在成人夜大教书。川大之“旧”可见一斑。在中国人缺乏文化自信的年代,旧学是保守落后的象征,常为人诟病。势易时移,中国和平崛起,中华文化复兴,旧学被尊为国学,又成显学了。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 ???实际上,川大的整个历史中充满了“中”“外”、“东”“西”、“新”“旧”的巨大矛盾张力,由于独特的地理与历史原因,或许可以说是同类大学中张力最大者。川大前身之一的尊经书院是张之洞于1875年创办的,而张恰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化主张影响中国。较严格意义上的川大从1896光绪皇帝敕令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发端,也颇具有象征意味。川大历史上的“中”固然为本,而“西”与“外”实际上也并不少。高等学堂时期的外籍教师占的比重就非常之大,外语系也曾有朱光潜、周汝昌、卞之琳、罗念生……这些灿烂星光,曾任韩国临时政府副主席,现代韩国的主要缔造者之一金尤史还做过外文系主任,只是今天的川大师生多不知道这些了。以《中西比较诗学》开局,川大比较文学在全国占据数一数二的地位实际上也是在情理之中的。而与川大交织了近百年的“华西”因是西人所创更凸现了这种“中西”张力。1910年由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基督教会组织创立的西式华西协和大学似乎就是为了诠释中国现代化中的“中西”分合关系而立的。林则,这位加拿大人1917年在华西协和大学开创了中国现代牙医学,当年被华西的人体解剖吓坏了而坚决反对“帝国主义”的成都市民现在坚持认为华西医院是全中国最好的医院并倍感自豪。这中间的文化变迁让人感叹。而川大皮革学科能被称为亚洲第一,其带头人当选为国际皮革化学家和工艺师协会联合会主席,追根溯源,学科的发展与西人也不无关系。 ???说来川大历史悠久,但漫步川大,是找不到多少真正的早期历史地标的。那些早年的历史碎片,散落已久。以中国最早的地方官学、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翁石室为基础创办于1704年的锦江书院是川大源头之一,但其旧址现为石室中学所有。川大“国立”时代安身多年的“皇城”在抗战时期与四川省政府交换了,文革中被拆毁,建成了毛泽东思想万岁馆,今天来来往往的外地人还喜欢在天府广场和那毛主席的巨像合影。望江校区是川大由“皇城”迁往望江楼一带后形成的,那些中式老楼奠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也还有些味道。化学馆周围成群的巨大银杏每年在秋季的蓝天下发出金色的流光,感动了几代川大人。行政楼为梁思成设计,解放初落成,其风姿倒是在全国高校中独一无二的,中西合璧,恢宏大度,有真正的“大学”气象,据说很多人就是因为看见这栋楼而爱上川大的。华西坝上的近代建筑群小巧精致,更有鲜明的西方元素,承载了成都人对现代化进程中若干文化悖论的深切感喟,钟楼荷塘更是当年流寓于此的外国人、外地人不灭的记忆。川大新校区唯一标志着与川大历史相联系的是仿旧的“国立四川大学”校门,那原本为成都故宫“皇城”的大门,后面有皇城的主体建筑?“明远楼”,暗含了诸葛亮那句著名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其名对川大人当是一种深切的训导。今天,“明远”二字成了新校区所建之湖的名字,历史的深意也还隐约闪现在潋滟的湖光之中。 ???而真正与川大始终相契的地理因素应该是杜甫反复吟咏过的“锦江”吧。锦江书院“稽古在平生,可信锦囊无俗物;论文或不愧,试看江水有源头”之联至今仍可为川大人的座右铭。而今川大之“望江校区”望的就是锦江,华西校区所傍也为锦江

文档评论(0)

ycw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