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届高考语文考前三个月题点训练:阅读与鉴赏 第2章古诗鉴赏 3对比阅读.doc
题点训练三 对比阅读
对比阅读题的命题特点与答题技能
考情回顾
设问方式 ①不同诗人相同内容的比较。 【例】 (2015·北京卷)17、19题,(2015·浙江卷)第21题,(2015·湖南卷)第10(2)题,(2014·课标全国Ⅱ)第9题。 ②同一诗人相同内容的比较。 【例】(2015·全国Ⅰ)第8题,(2014·山东卷)第14(1)(2)题。 审题要点 ①紧扣要求。要看清比较鉴赏的内容及要求,依照要求作答,不可节外生枝,答案尽量具体,不可泛泛而谈。
②搜寻信息。诗歌文字量不大,阅读时要看诗题、读注释、研提示,在有限的文字中寻找有用的信息,找准关键词。
③推敲用语。用语(特别是常用鉴赏术语)要准确、简明、规范,答案力求表达流畅。 答案要素 求同型:明确比较点,准确答出所比较点的概念即可。 求异型:明确比较点,分别就比较点对不同诗歌进行具体分析。
真题例示
(2015·成都模拟,9)阅读下面两首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山居秋暝
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仙吕]后庭花
赵孟
清溪一叶舟,芙蓉两岸秋。
采菱谁家女,歌声起暮鸥。
乱云愁,满头风雨,戴荷叶归去休。
这两首作品,在写景方面和思想情感的内涵和抒发上,有什么异同?
答案
如何对不同的诗歌进行比较阅读鉴赏?
(2014·山东,14)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 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考生答案1 红,明。 考生答案2 ①“园花经雨百般红”的景色,色彩红艳,通过视觉描写,突出园花经雨后的美丽景象。②“乔木峥嵘明月中”的景色,面目峥嵘,写月夜中的乔木,有点阴森让人害怕的景象。 问题诊断 对诗歌内容理解不到位,对诗歌形象概括和分析不准确。 剖析矫正 此题要求分析景物形象。分析两句诗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时,需要抓住原诗中的“园花”“雨”“乔木”“明月”等意象具体解说,还要注意诗句中描绘的园花“百般红”,即色彩艳丽的特点,乔木“峥嵘”,即高耸峭拔的特点。考生答案1只满足于从诗句中找出自认为关键的词语,对诗歌内容理解不到位,对诗歌形象概括不准确,无具体分析;考生答案2对前一句的理解和概括很好,但对后一句的“峥嵘”一词理解不到位,且没能结合上下语境分析,导致分析错误。 满分答案
1.明确原则。
对比阅读,即“求同辨异”。对比阅读与单篇诗歌的阅读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有两点外在的、形式上的区别:一是阅读的对象在数量上的区别,二是对比阅读多了一道“作比较”类型的题目。
2.设题角度。
(1)从大方面看,比较阅读题一般从“求同”“求异”两个方面来设计问题。
(2)从小方面看,可以从诗歌的体裁、题材、形象、语言、感情、思想内容、表现手法等方面设题。
3.解题要领。
(1)审题,找出比较点。
(2)依照比较点,在单篇诗歌赏析的基础上进行求同寻异,比较鉴赏。
1.(2015·北京,17、1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醉翁操①
苏 轼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②。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③,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④。
注 ①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②蒉:草筐。《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③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④徽:琴徽,系弦之绳。此处代指琴。
(1)词作开篇几句运用了以声写声的手法,用玉声形容泉声的清亮圆润。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①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
A.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B.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刘长卿《听笛歌留别郑协律》)
C.蜂簇野花吟细韵,蝉移高柳迸残声。(韦庄《听赵秀才弹琴》)
D.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王仁裕《荆南席上咏胡琴妓》)
②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白居易《琵琶行》同样运用了这种手法来写琵琶声:“,。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2)欧阳修《醉翁亭记》描写了琅琊山的四时景色,表现了作者以山水自适、与民同乐的情怀。与之相比,苏轼这首《醉翁操》所描写的景色和所表现的情怀有何不同?
答:
2.(2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实战演练:第二部分 专题与热点 专题二 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发展3.doc
- 201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实战演练:第二部分 专题与热点 专题二 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发展4.doc
- 201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实战演练:第二部分 专题与热点 专题四 区域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2.doc
- 201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实战演练:第二部分 专题与热点 专题四 区域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3.doc
- 201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身练习: 必修三 区域可持续发展.doc
- 201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身练习: 综合类模板及其应用 探究目标5.doc
- 201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身练习: 综合类模板及其应用 探究目标7.doc
- 201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高效提能训练:第一部分 方法与技能 专题四 等值线图判读技能.doc
- 2015年安徽省五河二中高二地理导学案:1.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人教版必修3).doc
- 2015年安徽省五河二中高二地理导学案:1.2-1《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作用》(人教版必修3).doc
- 2016届高考语文考前三个月题点训练:阅读与鉴赏 第2章古诗鉴赏 热点题源.doc
- 2016届高考语文考前三个月题点训练:阅读与鉴赏 第3章论述类文章阅读 3重比对,突破辨析选项正误的瓶颈.doc
- 2016届高考语文考前三个月题点训练:阅读与鉴赏 第3章论述类文章阅读 热点题源.doc
- 2016届高考语文考前三个月题点训练:阅读与鉴赏 第5章实用类文本阅读 2探 究.doc
- 2016届高考语文考前三个月题点训练:阅读与鉴赏 第5章实用类文本阅读 热点题源.doc
- 2016届高考语文考前三个月高考题型集训:第13题 成语.doc
- 2016届高考语文考前三个月高考题型集训:第14题 病句.doc
- 2016高考地理一轮专项训练:1.1.4《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人教版含解析).doc
- 2016高考地理一轮专项训练:1.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人教版含解析).doc
- 2016高考地理一轮专项训练:1.2.2《气压带和风带》(人教版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