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VIP

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届高一年级月考历史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分封制也叫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下列选项与西周分封制没有内在联系的是(  ) A.“裂都会而为之郡邑” B.“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C.“周公……立七十一国” D.山东素有“齐鲁大地”之称 2、商纣王有两个同母的哥哥,长兄叫微子启。纣王的父母都想让微子启为太子,但有大臣据理力争,说:生微子启时商纣王的母亲为妾,生纣王时其母为妻,有妻的儿子在,就不能立妾的儿子为太子,虽然母亲是同一个。这位大臣之所以力争的主要目的是 A.保证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 B.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制度 C.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D.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维护等级制度 3.武则天晚年为立太子一事而犹豫不决(侄儿武承嗣还是儿子李显),狄仁杰劝说她:“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附姑于庙者也。”武则天感悟,听从了狄仁杰的意见,立庐陵王李显为皇嗣,唐祚得以维系。这一故事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的哪一特点? A.专制主义 B.家天下 C.皇权至上 D.中央集权 4.古代臣民把皇帝称为“陛下”,“陛下”本指宫殿的台阶,又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皇帝临朝时,“陛”的两侧要有近臣执兵刃站列,以防不测和显示威风。群臣常常不能直接和皇帝对话,而要由站在“陛”下的侍卫者转达。“陛下”称谓的由来从本质上反映了 A.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 B.皇帝安全是国家的政治大事 C.专制皇权的不容逾越 D.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5.秦朝正式颁布了官印制度,皇帝用御玺,丞相用金印,各级官吏按等级分别使用金、银、铜印。下图所示秦朝官印可以说明当时 A.官吏相互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 B.分封制在局部仍然存在 C.与地方行政制度相适应的官僚机构形成 D.考查和选拔官吏十分严格 6.《唐摭言》载:“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注:“岁贡”指由地方贡入国学监的生员)常不减八九百人。”该材料主要说明了 A.隋唐时期官吏主要来源于科举选官??B.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C.唐朝进士科地位重要,为世人敬仰??D.科举制是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 7.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段叙述:“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供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邻……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这段话反映了司马迁 A.否定了西汉的“推恩令” B.对西汉的“推恩令”持肯定态度?? C.赞扬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D.否定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8.有学者认为,从秦汉起,中国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独创性举措 A.提高了决策的周密程度 B.丰富了官吏选拔的手段 C.打破了世家的特权垄断 D.推动丞相制度走向解体 9.为了安抚后周留下的大批官员,北宋在保留了唐代以来三省、六部及各寺、监的官称的同时,实行官职名称与实际职务相脱离的政策,另派官员担任实际职务,称为“差遣”。“差遣”的实质是( ) A.笼络民心   B.加强中央集权   C.强化皇权   D.稳定统治秩序 10.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措施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汉武帝推行内外朝制 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C.宋朝增设参知政事等 D.元朝时设置了中书省 11.有学者评述道:明朝皇帝……,于是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明中期以后,皇帝多不见大臣,也不去见内阁。……这就使太监的权利越来越大。明代废除宰相的最大弊病,就是使太监头子司礼太监成了事实上的宰相,甚至是事实上的皇帝。对上述评述的认识,正确的是 A.观点正确,司礼太监的权力取代了皇权B.观点错误,司礼太监仅仅是强化皇权的工具 C.观点错误,内阁限制了司礼太监权力的扩张D.观点错误,内阁权力限制了皇权和司礼太监的权力 12、清末御史张瑞荫的一份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若内阁,则权属于臣。”这说明军机处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防止了大臣专权 C.削弱了内阁的权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724589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