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窦娥冤》三考.doc
?窦娥冤?三考
文学院 04级3班 戴煜婷
[摘要] 本文对关汉卿的杂剧?窦娥冤?中出现的地名、刑罚名和官名进行了考证,并据此对?窦娥冤?的创作时间、创作意图,以及关汉卿的思想倾向等阐发了个人的理解。
[关键词] 窦娥冤 三考
有句话叫做“文如其人”,暂且不论它是否百分百科学,但至少它说明了作品和作家之间的密切关系。对于中国伟大的戏剧家——关汉卿的研究,学者们总是苦于资料的匮乏。但是困难并没有阻碍研究者的步伐,他们转而从关汉卿留存下来的作品入手,旁敲侧击地去了解关汉卿这个人。本文正是沿着前面研究者们开辟出来的这条道路,从?窦娥冤?中出现的地名、刑罚名、官名等,去探究作家关汉卿的思想倾向、创作意图等问题。
一 地名考
?窦娥冤?楔子中蔡婆诗云:“……老身蔡婆婆是也楚州人氏……”。( 本文章中所采用的?窦娥冤?版本是臧晋叔编 ?元曲选?,中华书局,1958年版)
蔡婆的唱词中出现了“楚州”这个地名,我们不妨以这个地名为契机,进行一番探究。
在?元史·志第十一 地理二?(明 宋濂等撰)中关于楚州有如下记载:
淮安路,上。 唐楚州,又改临淮郡,又仍为楚州。宋为淮安州。元至元十三年,行淮东安抚司。十四年,改立总管府,领山阳、盐城、淮安、淮阴、新城、清河、桃园七县,设录事司。二十年,升为淮安府路,并淮安、新城、淮阴三县入山阳,兼领临淮府、海宁、泗、安东四郡,其盱眙、天长、临淮、虹、五河、赣榆、朐山、沐阳各归所隶。二十七年,革临淮府,以盱眙、天长隶泗州。户九万一千二十二,口五十四万七千三百七十七。领司一、县四、州三。州领八县。至元二十三年,于本路之白水塘、黄家疃等处立洪泽屯田万户村。
我们据此发现,楚州这个地方经历了数次更名。而在关汉卿所处的元代,这个地方,于至元十三年,行淮东安抚司,于至元二十年,升为淮安府路。
除了“楚州”,我们还在作品中发现了“京兆”这个地名。?窦娥冤?楔子中窦天章诗云:“……小生姓窦名天章祖贯长安京兆人也……”
关于长安京兆,?元史·志第十二 地理三?(明 宋濂等撰)中记载:
奉元路,上。唐初为雍州,后改关内道,又改京兆府,又以京城为西京,又曰中京,又该上都。宋分陕西﹝永兴﹞、秦凤、熙河、泾原、环庆、鄜延为六路。金并陕西为四路。元中统三年,立陕西四川行省,治京兆。至元处,并云阳县入泾阳,栎阳县入临潼,终南县入盩厔。十六年,改京兆为安西路总管府。二十三年,四川置行省,改此省为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大德元年,移云南行台于此,为陕西行台。皇庆元年,改安西为奉元路。
原来,元代至元十六年之后,在政治上就不再有“京兆”这个称呼,而改为“安西路”了,后来在皇庆元年,又改为“奉元路”。
如此看来,?窦娥冤?中出现的楚州和京兆在关汉卿生活的元代,都经历了更名。那么关汉卿写作?窦娥冤?时,这两个地方的名称是怎样的情况呢?关汉卿是现实主义走到底,据实引用了当时实际通行的地名吗?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必须确定关汉卿写作?窦娥冤?的时间。否则我们无从考虑这两个地方在作品中的称呼和现实中一致与否。
那么关汉卿写作?窦娥冤?是在什么时间呢?作品中出现的一个官名“提刑肃政廉访使”可以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窦娥冤?第四折中窦天章诗云:“……加老夫两淮提刑肃政廉访使之职……”
关于提刑肃政廉访使,?元史·志第三十六 百官二?(明 宋濂等撰)中记载:
“肃政廉访司 至元二十八年,改按察司曰肃政廉访司……”
所以关汉卿写作?窦娥冤?应该是在至元二十八年,也就是1291年之后。
既然?窦娥冤?的写作时间上限已经明晰,我们就可以来对照史料来看一下那时这两个地方的名称状况。不难发现,早在至元十三年和至元十六年,这两个地方就更名为了“淮安路”和“安西路”了。
那么这个矛盾该做何解释呢?
若是单纯从文学创作的角度,当然也是可以理解的。?窦娥冤?是杂剧,并不是通讯报道,并不要求严格的真实性、准确性。尽管创作时已经不再称呼“楚州”“京兆”,但是作品中沿用历史上对它们的称呼,也无可厚非。
但是不妨从另外一个角度对这个问题做一个阐释。我们可以将心比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是会随着政治上对行政域名的调整而及时改变称呼的,这是方便交流的内在要求。但也不排除某些情况下沿用它的旧的称呼,比如某些学者为了显示自己的知识渊博,某些老居民为了怀念旧的时光,等等。
从这个角度,?窦娥冤?中对旧称的沿用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我们注意到,这两个地方的更名距离?窦娥冤?的写作时间并不长。参看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 宋 辽 金时期?金泰和八年(1208年)时的地图,还可以清楚地看到标示的“楚州”“京兆府”,只是到了至元十三年、至元十六年,才改了名。因此很有可能,当时社会中还有很多人基于种种原因(诸如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