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笔记讲义串讲 自考速记笔记》.doc
导 论我国古代文学史中的人文精神的几种主要表现:一我国文学中的乡国情怀:1、在我国的诗文里,对于故乡、故国的思念是一个永恒的主题.2、与乡土相联的,是对于国家的思念.君与国家,在古代文人那里,是一致的;至近代,此种精神由忠君报国而转向追求国家的自立自强.3、乡国的情怀的泛化,是对于山川之美的描写与赞颂.二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亲情主题.1、爱情.可分为来自民间和受民间作品影响的一系和文人作品的一系. 来自民间的一系:表现出更为充分的人性特点.从《诗》开始到乐府民歌,所表现的男女之爱很少受到礼的约束,表现更为热烈执著、更带野性色彩. 文人的描写爱情之作:表现得较为复杂.含蓄了、深化了、带有理想的色彩(白朴《墙头马上》、加进悲剧色彩(《会真记》、《长恨歌》、董解元《西厢记》、王实甫《西厢记》、《长生殿》、《牡丹亭》、《红楼梦》)2、友情.视朋友如兄弟,这是我国思想传统里的一种认识.交友不因贵贱而阻隔,不以利而以义,守之以信,忠之以言.三我国文学中的人生感悟主题1、对于生命虽短促而宇宙却永恒的感悟.对于历史、人生的思索,实际是对于生命永恒的向往,是珍视生命热爱生命的一种独特的表现方式.2、对于人生的感悟主题,还表现为对于现实人生的反思,往往交叉着宗教理路,劝善惩恶,提出人生的归宿问题.在小说、戏剧中表现得更为突出.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特征:1、抒情传统是我国文学的重要特色,但无论是抒情文体还是叙事文体,都有明显的抒情特色.陆机《文赋》“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诗化世界的认知方式,因此在表诉上就常常着重于内心感情的抒发而不是着重与外物的描写.从古诗十九首开始的内心世界的展示,深远地影响了我国诗歌的发展. 2、我国各体文学虽式样各异,但有一点相通,那就是重视意境的创造.《牡丹亭.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篇,似这般都付予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心境与物镜融合无间.第一章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第一节上古歌谣1.“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弹歌》出自《吴越春秋》;葛天氏之乐和《候人歌》出自《吕氏春秋》.保存神话较多的材料《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二.神话是传说的故事原型,传说是神话的社会历史化;
三.神话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的神异色彩,传说则内含着人间的行为准则.
四.实际上,每一个神话系统中往往都是神话和传说交织并存的.
我国神话的主要特征
①中国神话的特征
一.紧紧地围绕着人的生存这个主题;
二.神话中的英雄人物都充满着激扬的斗志、神异的能力和英雄气概;
三.熔铸着浓烈的情感,塑造了鲜明的形象,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
四.神话是一种集体创作,在流传过程中不断丰富、不断变化和成型.
②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
一.神话的艺术规则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示了方向.神话所开创的为人生的主题,事实上成了我国文学发展的主流.神话富于情感… … 如需精美完整排版,请QQ:手机:137 8381 6366 联系、富于形象、富于想象的特征,也影响着后世文学的发展.
二.成为后世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的题材源泉.
第二章《诗经》
1《诗经》内容上分1.祭祀诗全部收在三“颂”之中 《维天之命》、《武》、《载芟》《閟宫》
2.颂赞诗 “大雅”中的《生民》、《公刘》、《帛系》、《皇矣》、《大明》
3.怨刺诗《民劳》、《桑柔》、《节南山》、《小弁》)、《北山》等;
4.婚恋诗《关雎》、《蒹葭》、《月出》、《采葛》)、《静女》、《野有蔓草》
5.征役诗《载驰》、《采薇》、《无衣》(看书P34-50)第一节《诗经》的来源、分类和流传
1.《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西周初到春秋中叶诗歌305篇.包括国风、小雅、大雅、颂.笙诗6篇不在305之数.
2.《诗经》的收集和编定
①采诗说.②献诗说.③删诗说.
风、雅、颂的分类依据及其意义.
以音乐的不同作分类依据.风,指各地不同的音乐.雅,正声,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又缘于音乐的不同分为大雅、小雅.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3.《诗经》的流传
《诗经》在先秦时代的三个作用
一是在祭祀、宴享时奏唱,二是作为外交场合言谈应对的辞令,三是作为教育的课本.
《诗经》的流传
秦火后遭焚,靠学者记诵保全.汉传授《诗经》有鲁、齐、韩、毛四家.汉代经学兴,为五经之一.东汉末,郑玄为毛诗作笺,随郑学大昌,毛诗独行,余三家诗亡.今日所见《诗经》即毛诗.
第二节社会政治诗
1.下层人民抨击政治的诗:
①对统治者的讽刺和对治国政策的批评.
a.揭露宫闱丑行,如《邶风.新台》.
b.批判贵族统治者荒淫无耻,如《鄘风.相鼠》.
②反映繁重徭役带来的苦难,抒发愤怨情绪.
a.如《邶风.击鼓》、《王风.君子于役》,徭役使夫妻生离.
b.如《魏风.涉岵》,繁重徭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