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张复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纪念张复振

“石油师”师长张复振 [] 2007-07-27 00:00   “石油师”师长张复振   上党战役后,太行三分区司令员鲁瑞林(左2)、17师政治委员刘威诚(左4)、师长张复振(左6)、三支队政治委员秦传厚(左8)等合影。   1985年,石油工业部在中原油田黄河林园为张复振竖立纪念碑。   全国政协原副秘书长杨拯民题词   原石油部副部长焦力人题词 ?      上篇·投身军旅救国难   中国人民解放军石油工程第一师师长张复振同志离开我们已经39年了。   今年是张复振同志诞辰100周年。   抚今追昔,往事历历在目。张复振同志高大清瘦的身材、花白疏落的头发、浓密的双眉、明澈的眼睛仿佛就在眼前,他铿锵有力的声音仿佛就在耳畔。   从亲历“西安事变”到率部起义   1907年7月,张复振同志出生在山东莘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因为家里兄弟姊妹多,小复振的出生并没有给父母带来多少欢乐,反而添加了几分忧愁。但太爷爷却看着额头饱满、眼睛大而清澈明亮的重孙子满心欢喜,特意央求私塾先生给这个重孙子取名“复振”,希望他长大后能给家里带来福气,重新振兴家业。复振8岁那年,其父母用变卖农产品换得的几块大洋,送他进“学堂”,有幸读了几年私塾。终因家境贫寒,12岁的小复振不得不过早地下田种地,为父母分担家庭生活的重担。   少年时代的张复振亲眼目睹了贫苦农民遭受灾荒,生活艰辛,被土豪劣绅和军阀土匪欺辱、蹂躏的惨状,便暗暗发誓走出去闯世界,回来改变家乡命运。1925年,18岁的张复振偷偷背着父母离开家乡,在河南省金堤河下游遇上冯玉祥的部队,当了一名士兵,从此开始了他长达27年的军旅生活。   1926年9月,冯玉祥在五原誓师加入“北伐”。在“北伐”战役中张复振作战勇猛,能拼能冲,由士兵被提升为连长。1930年,蒋、冯、阎中原大战,冯玉祥失败,张复振所在的部队归入了杨虎城的17路军,他被任命为17路军山西警备师三团一营营长。1935年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我国的侵略。蒋介石一意孤行,对日采取不抵抗政策,对中国工农红军却发动了大“围剿”。在全国人民一片抗日救国呼声中,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于1936年12月爆发了。   当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我中华的关键时刻,在关系到中华民族存亡的严峻形势下,张复振义无反顾地坚决支持、积极参加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坚决拥护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的抗日义举,率领全营官兵从三原驻地开到西安,协同警二旅扣押随同蒋介石从南京前来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并控制蒋介石的宪兵团,同时肩负起保卫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和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谈判代表团的安全任务。在重大历史关头,为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立下了功勋。   其实,早在三原驻防期间,红军与17路军即有来往。红军领导人任弼时、贺龙、左权、博古、杨尚昆、陆定一等经常到17路军考察。彭德怀副总司令还受邀给17路军营以上军官讲话,张复振就是在这一次讲话时见到了彭德怀副总司令。通过“西安事变”和与红军指战员的接触,使张复振看到了红军的抗日精神和顽强斗志。他开始仰慕这支人民军队,渴望能成为其中的一员。   1937年7月21日,17师在陕西三原东关誓师北上。张复振率部随赵寿山师长奔赴抗日前线。8年的抗战中,张复振率领部队坚持抗战、不怕牺牲,参加了著名的“中条山战役”,在激烈的战斗中身先士卒、英勇作战,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威风。在2年零4个月的“战役”中,先后粉碎了日军对中条山的11次扫荡,被誉为“中条山的铁柱子”。张复振在17师担任97团团长期间,临危不惧、从容应战、沉着指挥,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疯狂进攻,有效地保卫了军、师指挥机关的安全。在中条山“三·二九”战役中由于张复振英勇善战、指挥果断、敢打敢冲的大无畏精神,受到了军、师的两级嘉奖。在“中条山战役”中张复振的97团和张恒英的98团协同作战,相互支持配合重创日寇,被誉为“张七、张八能打能杀,打得日寇脑袋开花”,在军内外有口皆碑。遭到97团和98团重创的日寇也惊呼:“宁打中央军一个团,不打17师一个连”。   在抗日战争中,张复振英勇杀敌,追求光明,于1938年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在此期间张复振率领97团官兵破坏同蒲铁路和沿线公路,深入敌后袭击敌军列车,并择机歼灭小股分散之敌,使日本鬼子草木皆兵,有力地配合了彭德怀老总指挥的“百团大战”。在防守郑(州)户(武)的战斗中,在赵寿山军长的亲自指挥下和兄弟部队密切协同作战,全歼日寇一旅团数百人,并乘胜收复郑州。在此防守战役中和敌对峙2年之久,日军未能越雷池一步。在8年抗日战争中,张复振一直站在抗战最前线,和八路军部队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受到周恩来、彭德怀的嘉奖。   1943年,抗日战争进入了关键时刻。蒋介石故伎重演,掀起了第三次反共高潮,同时企图

文档评论(0)

caohua030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