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幻灯(信息经济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博弈论幻灯(信息经济学).ppt

本课程的说明 为什么开设博弈论 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理论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博弈论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完美渗透的结晶。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你必须对博弈论有个大致了解”——萨缪尔森。 本课程学习目的 1 了解博弈论框架内容 2 掌握非合作博弈理论思想与分析方法 3 应用博弈论工具,分析实际案例或现象 博弈,词语解释是局戏、围棋、赌博。博弈又称博戏,是一门古老的游戏。《世本》说:“乌曹作博”,乌曹乃是夏代著名之能工巧匠。千百年来,博弈更是与人们的生活紧紧相连,从围棋、象棋到马吊、纸牌,一直到各种各样的彩票游戏……于是我们的历史长河中就这样形成了别具风情的博弈文化. 释义:(1)局戏和围棋。(2)指赌博。     现代博弈论的发展 数学家们将具体的问题抽象化,通过建立自完备的逻辑框架、体系研究其规律及变化。zermelo、鲍罗(Borel)和冯·诺伊曼已经开始研究博弈的准确的数学表达,现代博弈理论由匈牙利大数学家冯·诺伊曼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创立,1944年他与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斯特恩合作出版的巨著《博弈论与经济行为》,标志着现代系统博弈理论的初步形成。 1950年和1951年纳什的两篇关于非合作博弈论的重要论文,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竞争和市场的看法。他证明了非合作博弈及其均衡解,并证明了均衡解的存在性,即著名的纳什均衡。从而揭示了博弈均衡与经济均衡的内在联系。纳什的研究奠定了现代非合作博弈论的基石,后来的博弈论研究基本上都沿着这条主线展开的。尽 冯·诺依曼和摩根斯特恩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一书中提出的标准型、扩展型和合作型博弈模型解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奠定了这门学科的理论基础。 纳什是继冯·诺依曼之后最伟大的博弈论大师之一。他提出的著名的纳什均衡的概念在非合作博弈理论中起着核心的作用。后续的研究者对博弈论的贡献,都是建立在这一概念之上的。 纳什均衡的提出和不断完善为博弈论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军事科学等领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5 博弈论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 数学 2 决策论 博弈论是与优化论不同的决策理论。优化论是一种单人决策理论;博弈论所揭示的规律是一种多人决策理论。 3 经济学 4 管理学 《管理博弈论》 (论著),侯光明,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新管理博弈学》(通俗),刘加福,中国纺织出版社 5 其他学科 齐王的赢得矩阵: 齐王与田纪赛马博弈的混合均衡 齐王的赢得矩阵: A没有鞍点,只有最优混合策略: X*=(1/6,1/6,1/6,1/6,1/6,1/6) y*=(1/6,1/6, 1/6,1/6,1/6,1/6) 对策的值(对齐王而言):1 田忌赛马的启示: 一是劣势中找到优势。世上不是没有好马,只是缺少伯乐;相信自己总有自己独到的优势所在。 二是学会取舍。什么都想得到,往往什么都得不到,舍掉小我成就大我是上策。 三是以己之长攻敌之短。 四是先谋后战。谋略在先事半功倍,焉有不胜之理。 五是在局部,从没有以弱胜强,实力永远是取胜的基础; 六是了解对手,隐藏自己。过多过早的暴露自己已失先机,只能被动挨打,知己知彼,隐藏自己,才能百战不殆! 分析: 一个工人给一个老板干活,工资标准是100元。工人可以选择是否偷懒,老板则选择是否克扣工资。假设工人不偷懒有相当于250元的负效用,老板想克扣工资则总有借口扣掉60元工资,工人不偷懒老板有150元产出,工人偷懒时老板只有80元产出,但老板在支付工资之前无法知道实际产出,这些情况是双方都知道的。请问如果老板无法看出工人是否偷懒,博弈属于哪种类型?用得益矩阵或扩展形表示并简,单分析。 由于老板在决定是否克扣工资之前无法清楚工人是否偷懒,因此该博弈可以看作静态博弈。由于双方仍然都有关于得益的充分信息,因此是一个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该博弈用得益矩阵表示如下:? 根据该得益矩阵不难得到与上述动态博弈同样的结论,仍然是工人会选择偷懒和老板会选择克扣。这个博弈实际上与囚徒的困境是相似的。 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该博弈用扩展形表示如下: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纳什均衡(基本型) 例1: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 问题: 1 两人在审讯前有充分沟通时的策略选择? 2 被审讯两次以上时彼此的策略选择? 3两者在作案时不是彼此熟知情形下彼此的策略选择? 4 需被审讯两次以上,两者不熟知时彼此的策略选择? 5 两犯人可以通过某种方式沟通意欲形成串谋时的策略选择? 6两人属于犯罪团伙中的成员,团伙中有严格的帮规下的

文档评论(0)

我的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