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自然地理第1讲:引言》.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自然地理第1讲:引言》.ppt

强调系统和综合研究 将区域和全球作为一个自然和社会经济要素相互联系的系统对待:强调地域系统、土地系统、地球系统的研究 土壤-植物-大气系统(SPAC) 土地生产潜力与人口承载力 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全球自然地理学 微观与过程研究进一步深化 通过树木年轮、冰心、湖岩芯对过去环境重建 基于试验和模型的地理过程定量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和水循环、侵蚀沉积过程、化学元素循环、碳氮循环) 在研究内容上 返回 重视评估人类活动的影响 比较自然景观和人为景观的变化,测量人类影响的程度 研究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影响 研究人为地貌;土地利用与土地退化;城市气候、大气和土壤污染等 紧密结合实践,面向社会需求 水土资源评价与合理利用 环境退化与保护、恢复 水土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自然灾害评估与预防(洪涝、干旱、滑坡泥石流等) 在研究内容上 在研究方法上 定量化、系统化和建模:土壤侵蚀模型、水文模型、土地生产力模型、土地利用变化模型等 GIS、遥感和GPS技术的广泛应用 实验观测获取第一手资料 六、现代自然地理学研究的社会需求 对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全球关注,需要自然地理学的积极参与,寻求解决办法与可持续管理途径 自然环境 人类社会 ? 资源 环境退化或灾害 ? 我国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需求 我国面临 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巨大压力,人地矛盾突出,需要研究: 水土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综合开发利用 综合自然/资源区划、生态功能区划等 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恢复重建 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与应对 人类活动对我国生态系统的影响 重大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预防 与自然地理学有关的主要国际计划 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 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IGBP-GCTE) 国际全球大气化学计划(IGBP-IGAC) 过去的全球变化研究计划(IGBPS) 水循环的生物学方面(IGBP-BAHC)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IGBP/IHDP-LUCC) 与自然地理学有关的主要国际计划 全球 环境变化的人为因素计划(IHDP) 全球土地计划(GLP,与IGBP联合) 全球环境变化的制度因素(IDGEC) 全球变化与人类安全(GECHS) 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LOICZ,与IGBP联合) 城市化与全球环境变化(UGEC) 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 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STATS) 与自然地理学有关的主要国家计划 973计划:1998年以来,由自然地理学家领衔或参与的项目超过30项 科技支撑项目:十一五相关的项目有27项 自然科学基金相关的优先领域 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 陆地表层系统变化过程与机理 水循环与水资源 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的影响极其调控原理 海洋资源、环境与生态系统 七、现代自然地理研究的若干前沿领域 全球变化的区域影响和响应研究 极地与全球变化研究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演变 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 全新世的环境演变 环境生命元素(C、N、P、S)迁移转化 坡地过程和坡地改良利用 水资源、水环境及水灾害 土地退化机制、治理与保护 生态的脆弱性与变化 区域生态系统评估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 GIS/RS/GPS的应用 现代自然地理课课程安排2009/10 讲次 题目 日期 教师 第一讲 概论 9月9日 吕昌河 第二讲 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 9月16日 吕昌河 第三讲 陆地表层过程的能量基础 9月23日 吕昌河 第四讲 河流系统与环境演变 9月30日 许炯心 第五讲 陆地表层的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10月14日 董云社 第六讲 陆地表层的水量转化过程 10月21日 李丽娟 第七讲 水量平衡与水资源评价 10月28日 李丽娟 第八讲 土地生产潜力 11月4日 吕昌河 第九讲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11月11日 吕昌河 第十讲 史时期的环境变化 11月18日 郝志新 第十一讲 自然地域系统 11月25日 吴绍洪 第十二讲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变化与地域分异 12月2日 郑度(院士) 第十三讲 坡地过程与坡地改良利用 12月9日 蔡强国 第十四讲 土壤侵蚀模拟 12月16日 蔡强国 第十五讲 荒漠化与干旱区环境 12月23日 吕昌河 第十六讲 极地;课程总结/复习 12月30日 吕昌河 第十七 考试 1月6日 吕昌河 参考文献 1. 旧版《现代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1988 2. 新版《现代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1998 3. Chorley,R.J. and Kennedy, B.A., 1971, Physical Geography: A Systems Approach, London: Prentice-Hall. 4. Slaymaker, O. an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cwf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