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课时 定时规范答题,提升得分技能?训练课B?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念奴娇
黄庭坚①
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②?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③,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④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⑤。
【注】 ①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诗与苏轼并称“苏黄”,词与秦观齐名。但多次遭贬,最后死于西南贬所。此词写于作者谪居地处西南的戎州(今四川宜宾)。②(líng lù),美酒名。③金荷,以金制成的荷叶杯。④老子,作者自指。⑤霜竹,指笛子。
(1)开头三句,作者描写雨后开阔的远景,用语十分传神。请从“净”“染”中任选一词,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阕词人是怎样从主观上写月色之美和自得其乐的骚人雅兴的,请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下阕内容,分析词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净”:化静为动(以动写静),生动地写出了烟消云散、雨水使天空澄清的动态感。
“染”:化静为动(以动写静),远山如美女的长眉,已是极其妩媚的情态,“染”字更生动地写出了经雨水洗刷的青山鲜活的生命力。
(2)三个问句,一个反问,一个设问,一个一般疑问,整齐中富于变化,表达十分灵动;运用想象、比喻等手法,让嫦娥从寂寞清冷的月宫中走出来,并兴高采烈地驾驶一轮玉盘,驰骋长空,旧典翻新,想象奇特。
(3)抒发了作者身处逆境乐观、旷达、豪迈的情怀。作者叙说自己“家万里”“平生”“江南江北”点明其到处漂泊的身世之感(所处逆境);但他“不以迁谪为意”,仍然带领年轻人赏月喝酒,“最爱临风笛”,先抑后扬,更突出词人面对人生磨难时豪迈乐观的情怀,表达了荣辱不萦于怀、浮沉不系于心的人生态度。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①
向子②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同③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④还?
【注】 ①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金兵掳去,中原尽失。②向子:南宋初年主战派大臣之一。③同:通“彤”。④鸾辂:帝王所乘的车驾。
(1)这首词的上片是怎样表现“断肠”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起笔设境,渲染氛围:江南江北,大雪漫天,阴冷苍凉。②展开联想(用典),吐露悲意:易水清寒,国家蒙难,其悲不堪。③即景述怀,强化情感:彤云密布,关山重重,肝肠寸断。
(2)反衬。以“天可老”“海能翻”反衬“此恨”难消。
(3)①对中原尽失、二帝被掳的伤痛之情。对“靖康之耻”难以忘怀、难以洗雪的痛切之情;②对故国故君的思念之情。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长安夜雨
薛 逢①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
心关桂玉②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
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注】 ①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②桂玉:喻昂贵的柴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7单元 第18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人教版).ppt
- 2016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8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 单元总结(人教版).ppt
- 2016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9单元 第22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人教版).ppt
- 2016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跟踪训练:专题 1.1 神奇的货币(人教版含解析).doc
- 2016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跟踪训练:专题 1.2 多变的价格(人教版含解析).doc
- 2016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跟踪训练:专题 10.3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人教版含解析).doc
- 2016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跟踪训练:专题 10.4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人教版含解析).doc
- 2016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跟踪训练:专题 10.5 文化创新(人教版含解析).doc
- 2016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跟踪训练:专题 11.6 我们的中华文化(人教版含解析).doc
- 2016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跟踪训练:专题 11.7 我们的民族精神(人教版含解析).doc
-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规范训练:2.3.2答题,提升得分技能(人教版江苏专用).doc
-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规范训练:全面掌握表达技巧,合理分析艺术效果(人教版江苏专用).doc
-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规范训练:分析环境描写,掌握解题技巧(人教版江苏专用).doc
-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规范训练:散文阅读 宏观把握散文布局谋篇,多向分析句段作用(人教版江苏专用).doc
-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规范训练:散文阅读 明辨散文手法,多角度切入,赏析结合(人教版江苏专用).doc
-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规范训练:散文阅读“读”出散文有效信息,善于加工提炼(人教版江苏专用).doc
-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规范训练: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题型(人教版江苏专用).doc
-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规范训练:选用、变换句式(人教版江苏专用).doc
-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规范训练:附加题基础梳理A(人教版江苏专用).doc
-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规范训练:附加题基础梳理B(人教版江苏专用).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