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风工程多媒体(一).ppt
风工程(一) 风工程的研究内容 风工程(Wind Engineering)的定义: 研究大气边界层内的风与人类在地球表面的活动及人所创造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风工程的研究方法 风工程研究方法有现场测试(灾后调查)、理论计算和风洞试验三种。 风洞实验 一、大气运动二、平均风特性三、极端风特性四、随机过程模型五、脉动风特性 一、大气运动 1.2 局地环流 大气环流是全球性的大气运动,局地环流则是区域性的大气运动.典型的局地环流有季风,海陆风和山谷风等。 1.3 大气边界层 大气边界层的主要特征 由于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所产生的温差引起空气上下对流流动。 由于地球表面摩擦阻力的影响,风速随高度变化 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Coriolis力随高度变化,风向随高度变化。 由于湍流运动引起的动量的垂直变化,大气湍流特性随高度变化。 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 梯度风 力平衡方程: 气旋环流 反气旋环流 当等高面上的等压线是曲线的情况下,如果气压梯度力、科里奥利力和惯性离心力平衡,则空气将沿等高面上的等压线的切线方向作等速曲线运动,这时形成的风为梯度风 气旋风风速: 反气旋风风速: 力平衡方程: 解的唯一性条件: 季风是由于海洋陆地的热力差异行星风带的季节变化、高原地形的作用等形成的以半年为周期改变盛行风向的风。在夏季,陆地温度高于海洋,陆地气压低于海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称夏季风,冬季则正好相反。 海陆风主要是由于海洋陆地的热力差异所形成的以昼夜为周期改变盛行风向的风。在低层,白天风由海面吹向陆地,称为海风;夜间风由陆地吹向海面。 山谷风是由于山坡与周围空气受热不同而形成的以昼夜为周期改变盛行风向的风。白天风由山谷沿山坡向上吹,称之为谷风;夜间风由山顶沿山坡向下吹,称之山风,形成山谷风环流。 大气边界层: 风吹过地面,由于地面上各种粗糙元的作用。会对风的运动产生摩擦阻力。使风的能量减小导致风速减小,减小的程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这一层受到地球表面摩擦阻力影响的大气层称为大气边界层。 梯度风高度 边界层厚度 自由大气层 2000 100 下部摩擦层 上部摩擦层 不同粗糙度影响下的风剖面 大气边界层中的空气运动是一种随机的湍流流动,很难用解析式来求解,目前主要采用用统计方法(随机过程模型)来进行描述。 * 塔科马大桥风毁过程 风工程的研究内容: 1.大气边界层内风特性 2.风对建筑物和构筑物作用 3.风引起的污染扩散和质量迁移 4.非航空器和非航天器空气动力特性(风力机、汽车、列车) 风气候 全球风 地形 场地风 风荷载 气动响应 结构响应 力学响应 设计 准则 风荷载链 1940年,美国塔科马(Tacoma)悬索桥在风速不到20m/s(8级大风)的作用下,发生振动而毁坏,德国著名空气动力学家冯?卡门亲自参加了塔科马桥风毁原因的分析研究工作,在风洞中对桥梁模型进行抗风稳定性试验研究,并重新建造了新的塔科马大桥。 这一事件对后来风工程的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人们常把它作为风工程历史发展阶段的一个起点。 风工程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丹麦M.Jaensen对于风洞模型相似规律问题作出重要阐述。 美国J.E.Cermak和加拿大A.G.Davenport分别建成长实验段边界层风洞。 20世纪60年代,美国R.Scanlan提出了钝体断面的分离自激颤振理论, 奠定了桥梁颤振的理论基础。 A.G.Davenport将统计理论引入风压、风振研究;并建立了桥梁的抖振分析方法。 20世纪70年代,在建筑物风振实验中引入底座天平技术,使风响应的研究得到发展。 80年代以后: 大气边界层风特性的模拟技术,特别是大尺度湍流的模拟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新的测试技术和测试手段不断发展,研究能力进一步提高。 以风工程为背景的钝体空气动力学基础研究得到高度重视,发展了解析方法和数值计算方法。逐步形成了计算风工程这一新的分支(CWE)。 极端气候条件下的风载问题引起了关注,对低矮建筑物与建筑群在极端风作用下风载问题的研究得到重视。 随着交通、能源和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汽车、高速列车和风力机等的空气动力特性研究以及环境污染的研究得到新的发展。 回流式大气边界层风洞,试验段尺寸为2m高×15m宽×14m长,在试验段底板上的转盘直径为 4.8m,其转轴中心距试验段进口为10.5m。试验风速范围从0.2m/s~17.6m/s 连续可调。 同济大学大气边界层风洞 国内风工程研究 风洞气动轮廓全长53m、宽18m,为低速、单回流、并列双试验段的边界层风洞。?第一试验段(高速试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