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安全与标准预防.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职业安全与标准预防.ppt

1 主要内容 何为血源性感染病原体 血源性感染的主要感染途径及职业风险 职业安全与标准预防 HIV随访和咨询 包括:在暴露后的第4周、第8周、第12周、6个月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 对服用药物的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 观察和记录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 职业暴露后的处置 暴露接触的面积大小、深度 接触HIV污染物的多少 污染物中HIV的含量 针头刺伤的深度;有可见的血液从伤口溢出;针头刺破了静脉和动脉; 污染源来自于晚期HIV感染者(病毒载量高) 职业暴露后的HIV感染与下列几方面密切相关 职业暴露后的处置 哪些情况暴露不会导致HIV感染 由于职业暴露而导致的HIV感染的概率是很小的,并不是每一次职业暴露都会导致HIV感染的发生,许多情况下可以不必过度紧张担心,如: (1)经证实接触的可疑血液或体液为HIV阴性; (2)完整无损皮肤或无新鲜流血的陈旧性伤口等接触HIV阳性血液、感染性体液; 职业暴露后的处置 (3)完整无破损皮肤或无新鲜流血的陈旧性伤口等接触HIV阳性血液、感染性体液且及时冲洗消毒后; (4)完整粘膜或皮肤粘膜结合部短时接触少量、低滴度(如HIV血浆浓度低于1500拷贝/毫升)HIV阳性血液或感染性体液; 职业暴露后的处置 哪些情况暴露不会导致HIV感染 HIV暴露后药物预防效果如何? 虽然暴露后有些药物可以预防HIV感染,但并不是100%有效。有资料报道,服用药物后可以减少81%的危险。目前国外已经至少有21例预防失败的报道,所以在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尽量减少暴露。 AZT作为母婴传播阻断67% 职业暴露后的处置 HCV暴露后的风险 平均感染率约为0.5% HCV还存在于唾液中,曾有文献报道可能通过咬伤传播的2个病例。 职业暴露后的处置 HCV暴露后的预防 暴露后进行HCV抗体及RNA检查 3、6个月后HCV抗体、转氨酶、HCV-RNA检测 24小时内注射a干扰素300万u1支,1次/日,应用7天 职业暴露后的处置 梅毒暴露后处理 梅毒可经皮肤刺伤传播 预防性用药:注射青霉素 暴露3、6个月后回访,检查梅毒抗体 职业暴露后的处置 * * (解释标准预防的含义),标准预防措施在SARS期间以及之后受到卫生部、专业人员的积极推广,目前在感控条例、医护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等规范中都明确提出的标准防护的要求。只有医护人员安全了才能保证提供有效的医疗措施给病人 以免将更多的病原微生物污染环境、带给更多人 眼罩与面罩 眼罩 面罩 医务人员自身防护 防止液体喷溅眼结膜 医务人员自身防护 其他PPE 医务人员自身防护 其他PPE 医务人员自身防护 医务人员锐器伤案例收集(104例)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2010年资料) 6、主动监测锐器伤、原因分析与改进对策 医务人员自身防护 医生和护士锐器伤发生时机 护士:回套针帽、针头入锐器盒、拔除动静脉针、补液配置最常见 医生:手术缝针、回套针帽最常见 医务人员自身防护 步骤1:局部紧急处理 步骤2:报告与记录 步骤3:暴露的评估 步骤4:暴露后预防 步骤5:暴露后随访 7. 职业暴露后的正确处理 医务人员自身防护 8. 在高危人员中推广疫苗(HBV)接种 医务人员自身防护 医务人员自身防护 9.制订相应的国家法律与部门规章 10. 血源性感染预防的教育培训 医务人员自身防护 职业暴露 概念: 是指医务人员以及有关工作人员在从事临床医疗及相关工作的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梅毒等血源性传染病感染者或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黏膜,或者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下,以及吸入具有感染性的气溶胶或者直接接触了传染性物质而暴露于某种传染源的情况。 职业暴露后的处置 职业暴露的类型 医疗锐器伤: 注射器针头、头皮针、套管针、缝合针血糖针、手术刀…… 粘膜暴露: 眼睛、伤口、粘膜…… 职业暴露后的处置 职业暴露的危害 身体危害 心理危害 经济危害 社会危害 职业暴露后的处置 经皮肤刺伤传播的病原体 医学文献中证实至少30多种 包括: 细菌:如白喉杆菌、结核杆菌、金萄菌等 病毒:如HBV、HCV、HIV等 真菌:如新型隐球菌、申克孢子丝菌等 原虫:如恶性疟原虫等 肿瘤: HIV 、 HBV、HCV与病死率有明显关联 职业暴露后的处置 如何避免发生医疗锐器伤 1、不要双手回套使用后的针头 2、不要弄断、打破或扭曲针头 3、禁止手持针等锐器物随意走动 4、不要随意丢弃使用后的针头 5、日常工作中尽量避免徒手传递锐器 6、发生锐器及时报告 7、参加预防锐器的培训 职业暴露后的处置 戴手套是否能预防医疗锐器伤 不能 戴一层可减少50%以上的接触血量 戴二层会减低

文档评论(0)

我的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