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讲世纪的技术史.ppt
19世纪的技术史 贝尔德的机械电视 19世纪的技术史 机械电视发现以后 ,美国费尔· 法恩斯沃斯看到 农民犁地的图案想到了电子扫描 ,于是电子电视随 即出现。 费尔· 法恩斯沃斯 法恩斯沃斯和他 发明的电子电视 19世纪的技术史 美国于1941年开始正规的电视广播。 继黑白电视问世后,彩色电视机便开始研制。 早在1928年贝尔德就做了第一次彩色电视的实验演 示。他采用红、蓝、绿三种颜色为基色。 1929年贝尔实验室的艾夫斯在纽约和华盛顿之 间播送彩色电视图像。 美国于1953年研究黑白兼容的彩色电视系统获 得成功,为全世界彩色电视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世纪的技术史 1958年9月2日我国电视第一次播出时的画面 12英寸电子管电视机,1941年 19世纪的技术史 电视的用途日益广泛,不仅学习、娱乐,它还 是一种强大的宣传工具,在工业、交通和科学研究 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人们无法到达的地方,可利 用电视协助人们监督控制和管理。利用卫星技术可 以把电视信息迅速传遍世界各地。 现代电视机正向大屏幕、液晶、数字化高清晰度、立体声方向发展。 电视转播 19世纪的技术史 有线电报和电话依赖与固定线路,高造价、机 动性差。 无线通讯的设想被顺理成章地提了出来。 无线 通讯技术包括无线电报和无线电话。 1895年卢瑟福(1871—1937)利用他发明的检波器可使无线电信号传输3/4英里。 英国物理学家洛奇(1851—1940)于1896年发明用谐振电路的无线电报。 无线电技术 19世纪的技术史 实用的无线电报是由意大利物理学家、发明家马可尼(1874—1937)和俄国物理学家波波夫(1859—1906)发明的。 无线电之父— 波波夫 马可尼 1894年马可尼用自制的简陋的发射机和接收机,以及他发明的垂直天线,收到了1.5英里以外发来的信号。 19世纪的技术史 1896年马可尼迁居英 国伦敦后又在英国进行无 线电收发表演,在邮政大 楼顶上和相距300码远的储 蓄大楼之间成功地进行了 实地收发表演。 马可尼发送第一封无线电报的设备复制品 19世纪的技术史 到1897年他使收发距离增加到10英里。同年, 马可尼无线电报公司建立。马可尼发明的无线电报 很快用于航海救险。 1899年3月马可尼实现了英吉利海峡相距45英 里间的无线电通讯。 1901年12月12日马可尼又首 次完成了横跨大西洋的无线电通讯。 马可尼在英国普尔度建立了一个大发射台,采 用音响火花式电报发射机发射信号,设在2000英里 外的收报机成功地收到了从普尔度发来的“S”字母。 19世纪的技术史 这一成功标志着无线电 报开始进入远距离通讯的实 用阶段。为此,马可尼和德 国物理学家布劳恩共同获得 19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马可尼与他的无线电报机 1910年马可尼用水平天线收到6000英里外发出的信号,1916年后,他又研究短波无线电通讯,为现代远距离无线电通讯奠定了基础。 19世纪的技术史 1933年12月 8日马可尼访沪 期间在上海交大 为“马可尼铜柱” 奠基。 波波夫从1889年起用电磁波向远处发送信号,首创接收机天线。他的技术可使无线电传输距离达50km,但由于沙皇政府未予以及时支持,这项技术未能推广。 19世纪的技术史 三、内燃机的发明和改进 1.往复活塞式内燃机的发明和改进 19世纪内燃机的发展:从采用燃料看,经历了 从火药机、煤气及到汽油机、煤油机乃至柴油机的 演变; 从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功的方式来看,走 过了从真空机到爆发机再到压缩机的演变。 1869年法国发明家里诺(1821—1900)二冲 程、无压缩、电点火煤气机。制成了第一台实用的 内燃机,从此内燃机第一次开始批量生产。 19世纪的技术史 1862年法国工程师罗沙提出等 容燃烧的四冲程循环原理。 1876年德国工程师奥托制成了 第一台四冲程往复活塞式内燃机, 这是一台煤气机,热效率高达 12%—14%。 奥托在其35年中一直从事 内燃机研究,他把热效率提高 到20%以上。因此他获得了内 燃机发明者的声誉。 奥托 (1832~1891) 19世纪的技术史 奥托四冲程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应用 奥托循环原理 19世纪的技术史 19世纪末,用石油产品取代煤气 作燃料已成为必然趋势。1883年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