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照明显示器件用铝酸盐荧光粉地优化研究.pdfVIP

新型照明显示器件用铝酸盐荧光粉地优化研究.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摘 要 体结构中的尖晶石层和镜面层,然后发生能量从基质晶格向 Eu2+离子的转移。两 种激发下的发射光谱范围都为 400nm~600nm ,发射峰值约为 450nm ,对应于激 发态的 5d 能级向 4f 能级的电子跃迁。 第四章探讨了首先通过一般的高温固相反应实现了 Si-N 在 BAM 荧光粉中 的少量掺杂,少量的掺杂不影响晶体结构,只是小幅降低了晶胞参数;Si-N 掺 杂后,不管是真空紫外激发,还是紫外-可见激发,BAM 的激发-发射峰形基本 没有变化,除了峰位发生少量红移;最有意义的一点是,少量掺杂后,不管是原 位荧光粉,还是高温热处理后的发光强度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利用 XANES 图谱等发现,原位性能的提高是由于 Si-N 掺杂降低了发光离子周围的缺陷密度, 而热处理后稳定性能的提高则是因为 Si-N 掺杂稳定了 Eu2+离子。同时,我们发 现,利用一般的高温固相反应所能实现的 Si-N 掺杂量很小,如果用分子式 BaMgAl Si O N :Eu2+表示,获得最佳光学性能和稳定性能时的 x=0.03 ,认为 10-x x 17-x x 是由于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影响,取代可能只是在表面发生,因而引入了高能球磨 工艺,希望借助于高能球磨工艺实现较大量的 Si-N 键掺杂。通过对起始粉料进 行高能球磨,实现了起始粉末的均匀非晶化,达到了原子级别的混合,从而将最 佳光学性能和稳定性能时的 x=0.25 ,说明高能球磨可以有效地提高固熔度,所得 荧光粉具有更好的长期稳定性。最后,通过理论计算,发现 Mg 更容易取代尖晶 石层中四面体位置的 Al ,而且分布在不同的尖晶石层中,而 Si 趋向于掺在导电 层旁边的四面体位置,而 N 则趋向于掺在与 Si 相连的尖晶石层边缘的位置。同 时发现,在最稳定取代情况下,金属离子和 N 之间的配位距离下降,说明取代 的 N 和金属离子间的键能增加,可以有效抑制金属离子在镜面层中的移动,进 而解释了少量的掺杂可以有效地稳定低价的 Eu2+离子。 第五章中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合成 BaAl12O19:Mn2+ 。研究紫外-可见光谱发现, 2+ 4 6 2+ 样品的发射主峰位于 517nm,归属Mn 的 T →A 跃迁发射;而 Mn 的激发光 1 1 谱则由多个谱峰组成,其峰值各为 505nm,453nm ,427nm ,386nm,361nm, 6 4 4 6 4 4 6 4 4 4 6 和 280 nm,分别归属于 A → T ( G), A1→ T ( G), A → E, A ( G), A → 1 1 2 1 1 1 4 4 6 4 4 6 4 4 2+ 2+ T ( D) , A → E( D)和 A → A ( F) 的跃迁吸收。BHA 中 Mn 的发光与 Mn 2 1 1 2 所处晶体场有关:当其处于八面体场中时发红光,处于四面体场中时发绿光。 Mn2+在此只发绿光,由此可以推测 Mn2+ 处于四面体场中。在真空紫外波段, BaAl12O19 晶格可以有效地吸收能量,并转移给Mn2+ ,发射出明亮的绿光。 第六章与第四章一样,分别通过高能 球磨和固相反应法制备得到 BaAl Si O N :Mn2+荧光材料,高能球磨也可以有效地增加 Si-N 的取代浓度。 12-x x 19-x x 利用光谱研究了基质中 Mn2+ 的发光特性以及 Si-N 取代 Al-O 掺杂对其发光特性 的影响。BaAl Si O N :Mn2+样品的发射光谱为宽谱,最强发射峰位于 517nm,

文档评论(0)

zz9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