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税收与企业战略——概论和个税》.pdf
税收与企业战略
会计系 宋小宁 博士 讲师
songxiaoning2000@163.com
作业邮箱:chinataxation2011@
为什么要学这门课?
税收与生活——相亲
2
重税负之下
大家会怎么办?
偷漏税?
小偷与大偷
5
偷税漏税的后果
11月几乎是中国的“税案月”,一连几起偷骗税大要案曝光,动辄涉
资数亿至数十亿,足以使国人警醒。
几起大案中最抢眼的当属浙江金华和河北南宫两地的虚开增值税发票案,分
别涉税金9.2亿元和1. 37亿元,行为辐射全国三十多个省市。南宫案的
司法处理结果尚未公布,而金华案已将22名税务人员和党政干部送进监
狱,其中一名县国税局官员还被判了死刑,足可见国法对虚开增值税发
票之难容。
其实,中国自1994年税制改革推出增值税之后,虚开增值税发票一直是
涉税罪案的重大题材,因增值税被判死刑的罪犯已大有人在。早在1994
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就曾经公布了人民法院5起涉及增值税专用发票犯
罪案件,并核准将六名犯罪分子判处死刑。1995年6月,在深圳、肇庆鼎
湖的三起虚开案中,又有六名罪犯被判死刑,十余名罪犯被分别判处死
缓、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在1996年和1997年中,至少在江苏、陕西、
山东和上海等地,都有因虚开案执行死刑的公告,人数在9人以上。近至
今年4月,媒体仍披露了浙江一起虚开大案被查处、三人被判死刑的消息。
《检讨增值税》来自 《财经》
6
富豪榜?杀猪榜?涉税犯罪?
媒体曾经对胡润富豪榜进行过彻底的统计。从1999年到当时,
坐过财富榜过山车的问题富豪,以数十计。其中,富豪榜落
马富豪被判刑者16人,正接受调查10人,下落不明者7人。
每一个成功富豪都是相似的,每一个落马富豪背后的原因都是
不同的,但常常会有涉税犯罪。
从天堂到地狱
——兰世立
昨天我还在和各国元首一起享受国宴,
今天吃的却是难以下咽的囚饭。
昨天我还住在国宾馆,
今天却睡在了关押死刑犯的囚室。
兰世立,前湖北首富,民营东星航空有限公司创始人,于
2010年4月9 日,因犯逃避追缴欠税罪,被武汉市中院一审
判处有期徒刑四年。
怎么办?
愚昧者偷税,
湖涂者漏税,
野蛮者抗税,
智慧者税务筹划。
猜一猜
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哪个
税负重?
10
国企的税负
据国有资产委员会报告:
2002年到2009年,中央企业上缴税金从2915亿元增加到11475亿
元,年均增长21.62% ,累计向国家上缴税金5.4万亿元。
粗略统计,国有企业的税负明显高于其他类型企业,近年来税
负均值为27.3% ,是私营企业税负综合平均值的5倍多,是其
他企业中税负最高的股份公司的税负平均值的2倍。
11
外企的税负
1988——1993年外企亏损面是35%——45% 。
1995——1999 ,亏损面上升到70% 。
苏州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8年苏州市外资企业全年亏损额
9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6.2% 。
然而,在华的外资企业却越战越勇,FDI 连年创新高。我国外
商投资企业常常是长亏不倒,并且越亏越大。
假亏损真避税!
随着反避税力度的加大,到2005年底亏损面已经降到了42.57% 。
12
什么是税务筹划?
税收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机动车检测工技能理论考试题库500题(单选、多选、判断题)(1).docx VIP
- (一模)九江市2025年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 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 传染病学复习资料:传染病考试题库.pdf VIP
- 国际工程投标报价【经典】.pdf VIP
-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 2023年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技能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宫崎骏《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电影介绍PPT模板.pptx
- 2021年中考英语介词专项练习题45道(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教育机构年度总结和来年规划.pptx VIP
- 从“洋芋”到“土豆”文化融合——马铃薯跨文化传播现象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