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头尖凝集素(Typhonium+divaricatum(L.)Decne+agglutinin)的纯化、性质的研究、分子克隆及其表达.pdf

犁头尖凝集素(Typhonium+divaricatum(L.)Decne+agglutinin)的纯化、性质的研究、分子克隆及其表达.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agglutinin)的纯化、性质研究、分子克隆及表达 植物学专业 研究生:吴传芳 指导老师:陈放鲍锦库教授 摘要 天南星科植物犁头尖是我国传统中药,其根状茎中含有一种凝集素,命为 divaricatum(L.)Decne 犁头尖凝集素(Typhonium 层析等方法分离得到TDA蛋白纯品。性质研究发现TDA具强的兔血细胞凝集素 u 活性,在浓度为0.95 KD:等电聚 g/ml时仍能凝集兔红细胞;分子量为48 焦结果显示,TDA的等电点大约为4.5和6.5,表明TDA是由两个不同亚基组成 的四聚体。糖抑制实验结果显示甘露聚糖肽,卵粘蛋白,去唾液酸糖蛋白和猪 甲状腺球蛋白对TDA的凝血活性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表明TDA是甘露糖特异性 结合蛋白质。 研究不同温度和pH对TDA的兔红细胞凝集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DA是 一种对热,对酸碱相对稳定的蛋白质。TDA对金属离子也不依赖。 采用荧光淬灭方法研究TDA蛋白质溶液的构象,表明不带电荷的极性淬灭 剂丙烯酰胺能淬灭100%的色氨酸的荧光,阴离子淬灭剂KI和阳离子淬灭剂 于分子表面,小部分埋藏于分子内部疏水环境中,这与荧光光谱的结果是一致 的。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脲、盐酸胍和SDS三种变性剂在不同浓度下构象的变 化和凝血活性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三种变性剂均导致TDA结构的改变破坏活 性中心,使得凝血活性下降,甚至丧失。 采用基团特异性化学修饰剂对TDA的特定氨基酸残基进行修饰,结合其凝 血活性的变化,并通过荧光光谱学手段研究TDA分子构象的变化。研究发现色 后,TDA的凝血活性分别保留33.3%、40%、60%和70%,表明这几种氨基酸 是TDA凝血活性的必需基团,参与了凝血活性中心的氨基酸组成或位于中心附 近参与维持其必需的空间构象,修饰后导致活性中心的破坏或所需的构象破坏, 从而引起凝血活性的下降。荧光光谱显示这些基团修饰后荧光强度都有不同程 度的下降,最大发射峰位置也相应变化,表明修饰导致蛋白质构象变化。而且 通过计算得之每分子TDA中含2个色氨酸残基。组氨酸(His),天冬氨酸/谷氨 弱,说明修饰后TDA分子的活性中心的构象没有变化,只是这些氨基酸的修饰 导致色氨酸所处的微环境变化。 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显示,TDA对前列腺癌Pro—Ol细胞系的抑制作用较强, Hela细胞系则不具有抑制作用。在抗病毒方面,结果表明TDA对Vero细胞的 半数毒性浓度(CC。)为5.716 u 度(IC;。)为3.054 g/ml。说明TDA在低浓度下即可有效抵制HSV—II对正常 细胞的感染,且TDA对Vero细胞的毒性很低。 1 通过其它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基因的序列比对设计简并引物,利用3’RACE 和5’RACE的方法克隆得到了该基因全长序列。该cDNA全长1145 bp,开放阅 读框长813 bp,编码271个氨基酸的前体蛋白。通过序列的分析可以发现该蛋 白含有两个结构域,即其前体蛋白含有:信号肽序列、结构域1、连接肽、结 构域2和c一末端剪切序列。蛋白结构域1和2分别由106和108个氨基酸组 成,分子量为12KD左右,等电点分别为5和7.13。TDA与天南星科其它凝集 素的同源性较高,但与其不同的是TDA仅有两个典型的甘露糖结合位点盒。二 级和三级结构分析发现他与GNA的结构非常相似。密码子的偏爱性分析发现TDA 中不存在稀有密码子,可直接用于大肠杆菌的表达。因此,该基因的克隆,为 深入研究TDA结构基因,剪切机制,表达和调控机制以及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将编码犁头尖凝集素(TDA)去除信号肽部分的前体蛋白的片段定向克隆到 pQE一30质粒后,获得重组质粒。陔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M15菌株,通过菌落 检测融合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xl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