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面向路网的位置隐私保护策略研究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吕云山
指导教师余建桥教授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移动计算、GPs及无线通信等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位置的服务(LBs)在交
通导航、位置查询以及国防军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移动用户在享受位置服务之
前必须提供自己的位置信息,导致了用户的位置隐私受到威胁,因此保护用户的位置隐私是
LBS中研究的重点。目前研究者提出了许多保护用户位置隐私的方法,如假位置技术、位置
k-匿名模型、基于策略的隐私保护等。然而这些保护方法通常都是假设移动用户在自由空间移
动,忽略了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出行都是在有限制的路网环境中。因此,在路网环境中如何更
好的保护移动用户的位置隐私是今后位置隐私研究领域的研究重点。
目前路网环境下位置隐私保护模型如随机抽样模型、路网扩展模型在为移动用户提供位
置隐私保护时存在着隐私保护强度低、服务质量差的不足。针对该问题,首先,将路网环境
抽象为图结构,并对该图结构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路网环境中两种能够为移动用户提供
位置隐私保护的子结构图——隐匿环和隐匿树;然后在这两种子结构图的基础之上,提出了
一种能够为路网环境中的移动用户提供强有力的位置隐私保护新算法一基于隐匿环与隐匿
森林cRF的位置隐私保护方法,即利用宽度优先搜索在抽象的图中构建满足用户位置隐私需
求的环和森林。对于包含单行线的复杂路网环境,cRF同样能够很好的保护移动用户的位置
隐私;接着对构建隐匿环和隐匿树中的发现最小环、寻找相对最大边界树以及基于CI强的位
置隐私保护方法的实现作了具体的算法描述,并且将cI球位置隐私保护模型与随机抽样模型、
路网扩展模型在查询处理代价的问题上作了详细的分析和比较。
最后通过位置隐私保护算法的6个评价标准(平均信息熵、匿名成功率、平均匿名时间、
相对匿名度、平均查询执行时间、平均候选结果集)并结合基于真实与模拟数据集的实验测
试评价了CRF算法的具体性能指标,结果显示了CRF方法能够为路网环境中移动用户提供强
有力的位置隐私保护和高效的服务质量。
关键词:位置服务位置隐私路网环境隐匿环与隐匿树服务质量
Abs订act
Abstract
IIlrec饥t of suchasmobile ar订
years,wim协erapiddeVelopmemtechnolo萄es computing,GPs
wireless is usediIl fieldssuch蕊仃ad五c
communicatioIl,10catiomb醛ed(LBS)sen,ices
widely m粕y
usermust 10catjoninf.0咖ationbef.0re
queD,柚dmilita】啊Mobilepr0Vide廿leir
豫Vigation,position
threat
t0廿le ofuScr’slocation howt0 user’s
enjoyingpositionservice,1edding priVacys0protcct
iIl
locatiOn researchareaLBS.NowresearchershaVe metIlods
priVacyis觚ir印ort锄t proposedmany
t0 user’s10cation k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马内菲青霉蛋白的分离及和致病性关系的初步探讨.pdf
- 马山县农业旅游发展现状和探索.pdf
- 慢病毒介导的VEGF%2fNRP+shRNA抑制原发性肝癌生长及其转移的实验的研究.pdf
- 慢性病毒性肝炎(肝郁血瘀证)的失眠特征及其加味血府逐瘀汤的干预观察.pdf
- 慢性肝病失眠症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和肝功能的相关性的研究.pdf
-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TGFβ1、血清纤维化指标和心肾功能关系研究.pdf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和肝脏病理的关系的研究.pdf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生活质量综合的研究.pdf
- 毛细管电泳法用于中药检测的标准化的研究.pdf
- 媒介融合背景下广告受众的研究___以80后为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