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胶检验方法.PPT
胶冻强度 原理:在严格规定的条件下,直径为12.7mm的圆柱,压入6.67% 明胶胶冻表面以下4mm 时,所施加的力代表胶冻强度,以Bloom g 为单位。 仪器和设备: 冻力仪 冻力瓶:容量150ml,内径53±2mm,高度85mm。 恒温槽:可控制水浴温度10±0.1℃(带制冷机)。 水浴锅:可调节到65±1℃。 测定步骤: 称取胶样x克: 将x克样品直接称于冻力瓶中,加蒸馏水至120克,盖上瓶塞,胶样吸水膨胀2~3小时,然后在65±1℃水浴槽中15分钟,水浴溶解成均匀胶液。取出于室温冷却至胶液温度约25℃,然后置于10±0.1℃低温槽内冷却16~18小时。 预先按冻力仪操作规程校正冻力仪。 将冻胶瓶从恒温低温槽中取出,迅速放在冻力仪圆台上进行测定。 结果表示:直接从冻力仪中读出试验的凝冻强度,单位Bloom g 表示。 勃氏粘度(6.67%) 原理:在60℃温度下,测定6.67% 明胶溶液流过标准毛细管所经过的时间。 仪器: 粘度计 恒温槽 水浴锅:可调节到65±1℃ 温度计:准确到0.1℃ 三角烧瓶:250ml 秒表 测定步骤: 称取胶样x克 将x克样品直接称于三角烧瓶中,加蒸馏水至120克, 加上瓶塞 , 胶样吸水膨胀2~3小时 , 将250mL三角烧瓶放在65±1℃水浴锅中溶解30分钟,并溶解成均匀溶液,待用。 开启恒温槽,使粘度计夹套的温度保持在60±0.1℃。 把胶液注入C型管上标线2cm处,将C管置于60℃恒温槽内,当胶液温度稳定在60±0.1℃时,将胶液水平调节到上刻线,按下秒表,当胶液水平达到下刻线时,停下秒表,记下秒数。 结果表示: 粘度(6.67%)= 秒数×C型管常数×1.008 (mPa·s) 粘度下降(6.67%) 原理:测定6.67%粘度的胶液在37℃培养箱内,培养24小时后粘度的下降。 仪器和设备:粘度计 恒温槽 秒表 三角烧瓶 温度计:准确至0.1℃ 水浴锅 培养箱:可控制到37±1℃ 测定步骤 将测定6.67%粘度的胶液在37℃培养箱内,培养24小时后取出,用C管按测定粘度的方法再测其粘度。 结果表示: 水分 原理:取大约5克明胶,在105℃烘箱烘至恒重,根据质量的减少计算明胶中含水量。 仪器和设备: ——平底铝制或不锈钢小盒:直径70mm~75mm,高15mm,质量小于20g; ——烘箱:可控制温度(105±2)℃; ——分析天平:感量1mg; 测定步骤: a)在已知恒重的平底铝制或不锈钢小盒中称取5±0.5克样,准确至0.001g; b)将小盒移至烘箱中,在(105±2)℃下烘干。在烘箱中将小盒盖严,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在分析天平上称量; c)将小盒再移至烘箱中烘30min,重复b)操作。如此反复数次,直到两次质量相差小于3mg。 结果计算: 胶样含水量X1(%)按式(1)计算。 m-m2 m1——空盒的质量,g X1(%)=————×100% m2——空盒加烘干后胶样的总质量,g m-m1 m——空盒加原胶样总质量,g 允许误差:两次平行测定值相对误差应不超过0.4%。 灰分 原理:明胶在550℃高温炉中灼烧,留下白色或淡黄色灰分。称重,便可计算出灰分。 仪器:高温炉;瓷坩埚; 分析天平(精确到1mg);保干器。 测定步骤: a)预先将坩埚灼烧至恒重。 b)称取胶样1g(以12%水分计),准确至1mg,置于坩埚中。 c)将坩埚置于弱火上焙灼,直至有机物完全烧去。 d)将坩埚置于550℃高温炉中灼烧,使黑色炭质氧化至坩埚中留下白色或淡黄色灰分为止。 e)将坩埚放在保干器中冷却至室温, 然后称其质量。 f)重复d)和e)直至二次重量相差小于2mg为恒重。 结果计算:灰分百分含量X3(%)按下式计算: G2-G1 G——胶样加坩埚重,g X3(%)=———×100% G1——坩埚重,g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NB∕T 32037-2017 光伏发电建设项目文件归档与档案整理规范.pdf VIP
- 《我的鞋带我会系》小学一年级劳动教育PPT课件.ppt VIP
- 新发展研究生英语视听说-Unit1-Personality-Traits.ppt VIP
- 焦化厂工艺安全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10-铁路运送行李、包裹.pptx VIP
- 英烈传大明山莺列传.pdf VIP
-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四版):精神及认知障碍的治疗.pdf VIP
- SL∕T 618-2021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pdf
- MSA-GRR数据自动生成工具.xls VIP
- 《“喜迎新中国成立76周年”国庆主题》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