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材料连接原理与工艺-焊接方法概述1.ppt
电阻焊? 1856年,James?Joule首次成功用电阻加热法对一捆铜丝进行了熔化焊接。 1886年,Elihu?Thomson制造了首台焊接变压器,随后又发明了点焊机、缝焊机、凸焊机以及闪光对焊机。?? 1964年,Unimation生产的首批用于电阻点焊的机器人在通用汽车公司使用。目前仍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和对其它许多金属片的焊接上。 电弧焊 ? ? 1810年,Humphrey?Davy在电路的两极造了一个稳定的电弧——电弧焊的基础。 1881年, Nikolai?Benardos在碳极和工件间产生了电弧,金属棒或金属丝可以送进这个电弧并熔化。 1890年, Benardos进一步完善了这一焊接法,用金属棒代替碳棒作为电极,焊接过程中电极熔化,充当热源和填充金属。 1907年,Oscar?Kjellberg发明了涂层焊条,使焊缝质量显著改善,电焊技术得到突破。 一战期间,舰船等装备的需求刺激了一批廉价、快捷的焊接技术的发展; 二战期间,航空业有色金属(镁、铝)连接的需求刺激了新的焊接技术的产生。 1801年,?Humphrey?Davy在首批电弧实验中使用电池作为电源。 Benardos在碳弧焊实验中使用一台22马力的蒸汽机驱动直流电机,用150个电池来发电。单是电池的总重量就达到2400kg。 Thomson在发明电阻焊机时使用了变压器。?? Oscar?Kjellberg使用110V直流电压电源,他让电流通过一个装满盐水的桶,从而把电流减小到适当的水平。 1905年,德国AEG公司生产了焊接发电机。由三相异步电动机驱动,其特性适合焊接,重1000kg,?电流250A。 ? 焊接设备的发展 19世纪末以前没有出现电焊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合适的电源。 直流电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适合用于电弧焊。焊接变压器很快变得受欢迎,因为它的价格较便宜,消耗能源相对较少。?? 20世纪50年代末,固体焊接整流器问世。最初使用的是硒整流器,接着很快出现了硅整流器。此后,硅可控整流器的出现实现了电子控制焊接电流。这些整流器现在都普遍使用,尤其是用于大型焊接电源。 焊接逆变器的出现是在电源上最引人注目的发展。伊萨首个逆变器模型造于1970年。但是逆变器在1977年以前没有普遍用于工业。1984年,伊萨推出140A“Caddy”?牌逆变器,重量只有8kg。 ? 早期焊机 现代焊机 上世纪70年代出现电弧焊机器人。 焊接工艺的发展 提高焊接效率: 加拿大人John?Church使用了快速送丝速度和混合保护气体,在使用同样的焊接设备下,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接速度提高一倍。 在同一熔池内使用两根焊丝的焊接法——双丝焊或双芯焊,实验证明更富有成效。 最新高效焊接法是混合焊——这种方法结合了两种不同的工艺。激光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焊接速度极快,熔深大。 节约能源和材料: 窄间隙焊接,焊既节省时间,又节省耗材,减少了热影响区焊接的变形。 “太空焊接”技术 ,电极端部开小孔,解决放电扩散的问题:比传统焊接方法省电;减少金属飞溅; 钢板的平焊对接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Engineering 材料连接原理与工艺 赵兴科 Email:xkzhao@ustb.edu.cn Tell: 1 焊接方法概述 2 材料熔焊原理 3 材料焊接性与焊接工艺 4 弧焊原理与工艺 目录 1 焊接技术概述 1.1 焊接基本原理 1.2 焊接技术分类 1.3 焊接技术发展历程 1.4 常见焊接方法 焊接是通过适当的物理化学过程使两个或两个以上分离的固态物体产生原子或分子间结合而形成永久性连接。 不仅在宏观上建立了永久性的连接,在微观上也建立了组织上的联系。 1.1 焊接基本原理 固体是依靠键作用结合在一起的。以金属材料为例,结合力为金属键。 以双原子模型为例,两个原子之间的存在短程的引力和斥力;原子间距离为r*时合力为零,原子将处于稳定状态。当两者的距离偏离r*时两原子之间将存在引力或斥力,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双原子相互作用模型 从理论上讲,要达到焊接的目的,只须使两个工件 表面紧密接触,两个表面的原子间相距接近r*即可。 实际上,即使经过精密加工的金属表面,从微观上也是存在凸凹不平。同时金属表面常伴有氧化膜、杂质原子吸附以及水分、有机物吸附层,这些都会妨碍金属表面的紧密接触。 为了使金属表面紧密接触,就需要能量,有两种形式: 压力 热量 压力可以破坏接触表面的氧化膜,使待连接处发生局部塑性变性,增加有效接触面积; 热量可以使接触处金属达到塑性变形或熔化状态,并使该处的氧化膜迅速分解,并增加原子的振动能,促进扩散、化学反应、再结晶和结晶等物理化学反应。 每种金属实现焊接所必须的温度和压力之间存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材料力学性能第四章本1.ppt
- 材料加工组织性能控制(第一、二章)2006.9.ppt
- 材料加工组织性能控制(第五章).ppt
- 材料加工组织性能控制(第八章).ppt
- 材料加热炉基础课程设计.doc
- 材料化学 Chapter1 Introduction.ppt
- 材料化学11-1.ppt
- 材料化学16.ppt
- 材料化学第10讲-新型非金属材料B.ppt
- 材料化学重点.doc
- CNAS-CL63-2017 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能力认可准则在声像资料鉴定领域的应用说明.docx
- 12J7-3 河北《内装修-吊顶》.docx
- 12N2 河北省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燃气(油)供热锅炉房工程.docx
- 内蒙古 12S8 排水工程 DBJ03-22-2014.docx
- 山西省 12S10 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 管道支架、吊架.docx
- 16J601-木门窗标准图集.docx
- 12J8 河北省12系列《 楼梯》.docx
- CNAS-GL37 2015 校准和测量能力(CMC)表示指南.docx
- CNAS-RL02-2016 能力验证规则.docx
- 津02SJ601 PVC塑料门窗标准.docx
最近下载
- 2024年广州市高三二模(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数学试卷(含官方答案及逐题解析).pdf
- 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四调)数学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毕业论文)果树采摘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运动学分析.doc VIP
- 【高中语文】双新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设计+85.pptx VIP
- 雨课堂学堂在线《兵棋(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学堂云单元测试考核答案.pdf VIP
- 11.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学设计)七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2024).docx
- 年产1万吨一氯甲烷的工艺流程设计.doc
-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全套规章制度.docx VIP
- 木材质量v验收标准.doc
- 直肠癌(外科学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