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备”则“倍” 有准备、有规划的人生更精彩! 伏:埋伏。 甲:披甲的士兵。 趋登:快步上殿堂。 三爵:三巡。 爵:古时的酒器。 死: 为……死。 饮: 给……喝。 秋天九月,晋灵公请赵盾喝酒,事先埋伏 下武士,准备杀掉赵盾。赵盾的车右提弥明发 现了这个阴谋,快步走上殿堂,说:“臣下陪 君王宴饮,酒过三巡还不告退,就不合礼仪 了。”于是他扶起赵盾走下殿堂。晋灵公唤出 了猛犬来咬赵盾。提弥明徒手上前搏斗,打死 了猛犬。赵盾说:“不用人而用狗,即使凶 猛,又有什么用!”他们两人与埋伏的武士边 打边退。结果,提弥明为赵盾战死了。 译 文: 舍:住宿。 食之:给他东西吃。 宦:给人当奴仆。 遗:送给。 箪:盛饭的圆筐。 食:饭。 橐:两头有口的口袋,用时以绳扎紧。 与:参加。 介:代指甲士。 田:同“畋”,打猎。 当初,赵盾到首阳山打猎,住在翳桑。他看见有个叫灵辄的人饿倒了,便去问他的病情。灵辄说:“我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赵盾给他东西吃,他留下了一半。赵盾问为什么,灵辄说:“我给别人当奴仆三年了,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活着。现在离家近了,请让我把留下的食物送给她。” 译文: 赵盾让他把食物吃完,另外给他准备了一篮饭和肉,放在口袋里给他。后来灵辄做了晋灵公的武士,他在搏杀中把武器倒过来抵挡晋灵公手下的人,使赵盾得以脱险。赵盾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说:“我就是在翳桑的饿汉。”赵盾再问他的姓名和住处,他没有回答就退走了。赵盾自己也逃亡了。 译文: 问题四: 提弥明是怎样的一个人?在课文中找 出具体的语言品读。 提弥明在赵盾赴宴后知道了灵公的阴谋, 他不是贸然出击,而是首先讲礼法:“臣侍君 宴,过三爵,非礼也。”以此作为让赵盾离开 的理由,表现出机智的一面。晋灵公不仅没有 理睬提弥明所讲的君臣之理,反而唤猛犬去咬 赵盾,这再次表现出晋灵公的“不君”。提弥 明与猛犬和甲士们英勇搏斗,最终不敌身亡。 第三段中提到的武士是提弥明。 问题五: 灵辄又是怎样的一个人? 第四段提到的武士是灵辄。 灵辄是在提弥明在与甲士们搏斗中出场, 他本是灵公的甲士,却反戈一击,救出了赵 盾。当赵盾询问恩人姓名时,他只说是“翳桑 之饿人”。在灵辄此次出场前,作者运用了插 叙的手法,补充交代了当年赵盾在首阳山救灵 辄的一段往事。 怀:眷恋。 伊:此。 书法:记事的原则。 隐:隐讳,不直写。 恶:指弑君的恶名。 诒: 同‘贻”,留下。 九月二十六日,赵穿在桃园杀掉了晋灵 公。赵盾还没有走出国境的山界,听到灵公被杀便回来了。晋国太史董狐记载道:“赵盾杀了他的国君。”他还把这个说法拿到朝廷上公布。赵盾说:“不是这样。”董狐说:“您身为正卿,逃亡而不出国境,回来后又不讨伐叛贼,不是您杀了国君又是谁呢?” 译 文: 赵盾说:“啊!《诗》中说:‘我心里怀念祖国,反而给自己留下忧伤。’这话大概说的是我吧。”孔子说:“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记事的原则是直书而不隐讳。赵盾是古代的好大夫,因为史官的记事原则而蒙受了弑君的恶名。可惜啊,如果他出了国境,就会避免弑君之名了。” 译文: 问题六: 赵盾为何会背上“弑君”之罪名? “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 非子而谁?”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意思是: 熟读全文,试分析文章如何体现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观念的? 君像个君样,要按君道去做,臣像个 臣样,要按臣道去做,父子也一样。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中国现存最早的历史著作: ——《尚书》和《春秋》。 第一个高峰: ——《国语》《左传》《战国策》。 两汉时期中国史学继续发展,《史 记》和《汉书》是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两 部史书。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史学的第二个高峰。这个时期史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史书的地位也逐渐提高到仅次于经的一大部类。 隋唐五代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承上启 下的作用,这个时期诞生了我国第一部史 学理论著作《史通》(刘知几),对唐以 前的史学和史书发展做了系统的总结。 两宋时期是史学的第三个高峰, ——《资治通鉴》。 元明时期史学没有大的发展,值得一 提的史书只有马端临的《文献通考》。 史学在清朝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清代 史学的主要成就是史考和史论。 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为中心的著史体裁。纪 事本末体裁,每事一题,为一专篇,把分散的 材料,按时间先后加以集中叙述,兼有编年体 和纪传体的优点,详于记事,方便阅读。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编 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 述史事。 纪传体:史书的一种形式,是以本纪、列传人 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 编纂体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春福师《幼儿心理卫生和辅导》在线作业二.doc
- 2014湖北省公务员考试真题_笔试行测卷.doc
- 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1.专题5.第4讲.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ppt
- 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3.专题1.第1讲.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ppt
- 2014年高考浙江文综(历史)卷详细解析版.doc
- 2014年高考真题_化学(江苏卷).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doc
- 2014年江西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其答案解析._.doc
- 2014年江西省公务员考试真题.doc
- 2014年山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其答案解析.doc
- 2015高考真题_化学(海南卷)Word版含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