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火作业施工安全培训教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明火作业施工安全培训教材.pp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易燃易爆区域焊接安全防护措施 4、燃爆案例 * 九、气焊安全技术要求 * * 九、气焊安全技术要求 (1)乙炔的物理、化学性质 乙炔又名电石气,比重为0.906,比空气稍轻,工业乙炔中 因含有磷化氢及硫化氢等杂质,故具有特殊的臭味。 乙炔的易燃性表现为4个方面: 1)自燃点较低,只有305℃,当乙炔中含有较多磷化氢 时,自燃点降到100℃。 2)点火能量小,只有0.019毫焦。 3)燃烧速度快,13.5米/秒;传爆能力强,300米/秒。 4)燃爆极限宽,在空气中为2.5~81%;在氧气中为 2.8~93%;只要达到自燃温度(与空气305℃,与氧气300℃),在大气压力下也能爆炸。 1、可燃气体的性质 * 九、气焊安全技术要求 (2)丙烷的物理、化学性质 丙烷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大约占50~80%,其余为丙稀、丁烷等。丙烷的燃烧速度慢,化学性质不活泼,爆炸范围小,不易回火,安全性能较乙炔要好。 1)丙烷,气体比重为1.52,液体比重比水、汽油要轻。气态丙烷泄漏易于向低处流动、滞留、积聚;液态则比水轻,能漂浮在水面流动在死角聚集,挥发扩散(350倍的气体),不能倒残液。 1、可燃气体的性质 * 九、气焊安全技术要求 (2)丙烷的物理、化学性质 2)易挥发(挥发点为-42℃;闪点-20℃),闪点低,低温时易燃性也很大。 3)一份丙烷需五份氧气与之化合,才能完全燃烧(实际需要量比理论多10%)。若供氧不足,燃烧不充分,会产生一氧化碳,使人中毒。 4)丙烷气瓶与热源、暖气保持1.5m以上的安全距离,更不许用火烤。冬天使用可用低于40℃的温水加热。 1、可燃气体的性质 * 九、气焊安全技术要求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分子式O2是强氧化剂,能与许多元素发生化学反应。尤其是气焊气割所用的压缩纯氧(一级纯度99.2%;二级纯度98.2%),具有极强的氧化助燃能力;它可以降低可燃材料和难燃材料的着火温度,且其危险性随压力的增高而增大。氧气瓶内工作压力为15Mpa。 压缩的气态氧与矿物油、油脂接触时,能够发生自燃。这是因为高压氧气与各类油脂接触,能发生异常激烈的氧化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量,使油脂迅速达到燃点而发生燃烧,甚至爆炸。 2、氧气的性质 * 九、气焊安全技术要求 事故案例: 2005年1月17日上午,某公司3个管工在某狭小空间进行开孔作业,找装配工借了有缺陷的割刀作业,作业完毕氧割带未出舱。 下午电焊工梅银进入空间内作业,引弧时焊花引发火灾。由于梅银进厂只有3个月,未接受安全教育,错失逃生时机,最终因烧伤面积过大而死亡。 事故原因: 1)工具缺陷 2)氧割带未出舱(氧气泄漏) 3、氧气泄漏的危险性 * 九、气焊安全技术要求 3、氧气泄漏的危险性 * 九、气焊安全技术要求 如何避免及如何逃生: (1)狭小空间、容器内发现有氧割带不要动火,将其拖出舱外;测爆通风,合格后再作业。 (2)作业时有专人监护。 (3)不要用氧气吹身上的灰尘,往舱内送氧(吹凉)。 (4)切割盛装过可燃气、液体的容器、罐一定要先置换,清洗,经过测爆方可动火。 (5)如遇火灾(富氧),三十六计走为上级计,迅速脱离“富氧”环境,千万不要盲目扑救初起火灾。 (6)脱离后迅速扑灭(脱掉着火的衣服,空旷处滚动灭火)。 (7)不要污染受伤的皮肤,迅速送医院抢救。 3、氧气泄漏的危险性 * * 九、气焊安全技术要求 (1)工具设备在使用前应认真检查,确保完好,符合安全性能,不得沾染油脂,并穿戴好防护用品。 (2)工作前要认真清理现场,清除易燃、易爆物质及周围可能引起燃烧、爆炸的隐患。 (3)使用完好、可靠的回火防止器,每个岗位的回火器只能供一把焊枪或割炬使用。 (4)工作件表面的锈、油污要清洗干净,水泥地上需垫铁板,以防爆溅。 4、气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九、气焊安全技术要求 (5)各单位使用的气割具要有统一的编号,焊割炬不得放在舱室、容器、箱柜内或平台下;工作完毕须拿出舱柜外,并挽挂好。每个星期最少要通风一次,做吹风记录。 (6)乙炔管阻塞严禁用氧气、空气吹除。 乙炔与氧气混合的爆炸范围2.8—93% 乙炔与空气混合的爆炸范围2.5—80%。 (7)氧气、乙炔管道和设备漏气,严禁用明火找漏;在舱室内发现乙炔泄漏,应立即停止明火和电气操作,进行通风后再作检漏修理。 4、气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九、气焊安全技术要求 (8)氧气和乙炔

文档评论(0)

2232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