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救护新概念及急救.ppt
* * * * * * * * * * 人工呼吸要点 不漏气 不把气吹入胃 见胸廓上抬 每次吹气超过1秒 B--口对口人工呼吸注意点 「注意点」 1、每次吹气量以胸廓抬起为准 2、吹气时不要按压胸部 3、做CPR时,每按压胸部30次后, 吹气二口,即30:2 4、有脉搏无呼吸者,每分钟吹气10-12次,或者每5~6秒吹气1次 B--口对鼻或口鼻人工呼吸 若患者牙关紧闭不能张口,口腔有严重损伤时可改用口对鼻人工呼吸。 抢救婴幼儿时,因婴幼儿口鼻开口均较小,位置又很靠近;急救者可用口贴住婴幼儿口与鼻的开口处,即可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方法」 1、开通患者气道 2、使患者口部紧闭 3、吸气后,用力向患者鼻孔吹气 4、观察及其他注意点同口对口呼吸 B--口对鼻人工呼吸 「方法」 1、将婴幼儿头后仰,下颏向上轻轻抬起 2、使患儿口及鼻孔均开放 3、吸气后,有口唇包住婴幼儿口鼻,向下吹 气,同时观察胸廓抬起 4、呼气时,使患儿口部张开,以利气体排出 5、其余注意点同口对口人工呼吸 B--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C--人工胸外按压 1、患者体位:患者应仰卧于硬平面上, 或在患者背部垫一硬板 2、快速确定按压部位: ①胸骨中下1/3交界处 ②双乳头连线中点(即胸骨上乳头连线中点) 3、急救者身体姿势与按压: 抢救者跪在患者体侧(最好是右侧),膝与患者心胸同一平面,双肩在患者的胸骨上方,在按压时肘关节伸直,靠上半身体重和肩、臂部肌肉力量垂直向下用力按压,使胸骨压低约4-5cm,随后放松 「注意点」按压用力方法: 1、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 每次按压均能触及大动脉搏动 2、不能冲击式的猛压 3、下压及向上放松的时间应相等 4、垂直用力向下,不要左右摆动 5、放松时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但 应尽量放松,使胸骨不受任何压力 6、按压频率100次/分 7、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30:2 8、按压深度成人胸骨压低4-5cm C--人工胸外按压 C--人工胸外按压 心脏按压有效的指标: 1. 能扪及大动脉搏动,收缩压60mmHg 2. 患者面色、口唇、甲床、皮肤等色泽转红 3. 散大的瞳孔再度缩小 4. 呼吸改善或出现自主呼吸 影响按压效果的因素: 部位、力量、连续性、频率、按压与放松的时间比 2005CPR流程 无反应 ↓ 开放气道,检查呼吸、脉搏 拨打120 CPR30:2,直到除颤/监测 ↓ 有电击心律,给1次电击除颤 ↓ CPR 30:2,5个周期 口对口吹气2次 见胸部起伏 无呼吸 无脉搏 家庭BLS(基础生命支持) 1、对无反应者立即开通气道,检查呼吸 (<10秒) 2、两次吹气 3、开始按压/通气:30:2 4、同时电话呼救120 直至AED(自动体外电除颤仪)可用 或急救专业人员接手 * * * * * * * * * * * * * 救护新概念与心肺复苏 著名小品演员高秀敏于2005年8月19日下午被发现在家中去世。死因为心脏病发作。 著名相声演员侯耀文于2007年6月23日7点30至8点左右,因突发心源性疾病不幸在家中去世 。 现代救护的特点 立足于现场:家庭、马路、公共场所等 依靠第一目击者:经过短期培训的救护人 员 救命黄金时刻:几分钟、十几分钟内 特点:随时、随地、迅速、有效 及时正确的救护,为下一步医院救治创造条件,最大限度挽救生命和减轻伤残 现场评估 首先评估现场情况:眼-观,耳-听,鼻-闻 尽快评估现场的安全性、引起的原因、受伤的人数 保障安全,做好个人防护 及时呼救,启动“救援医疗服务系统” 救援医疗服务系统(EMS) “120”为我国的医疗急救电话 “120” 急救中心配备有专门的话务员,24小时接受呼救信息 根据病人所处的位置和病情迅速派出救护力量,尽快到达现场,缩短伤病者的等待时间。 救援医疗服务系统(EMS) 一旦确信急救场所安全,急救者应首先检查患者的反应。如果患者有反应,但受伤或者需要医疗救助,急救者需离开患者拨打急救电话。然后尽快回到患者身边对患者进行再次检查 如果发现患者没有反应, 急救者应启动EMS系统(拨打急救电话), 然后回到患者身边进行CPR;如果有多名急救者在现场,一名急救者按步骤进行CPR,另一名启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怒江州福贡县义务教育教师专项招聘真题.docx VIP
- 《搭石》第2课时公开课教学课件【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ppt VIP
- 《海岸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技术标准》GBT51464-2024知识培训.pptx VIP
- AQT3034—2022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导则.pdf VIP
- 巴中市巴州区事业单位考试考试题库2024.docx VIP
- 小学数学新西师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4秋).doc
- 2025年秋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精编教案教学设计(新教材).docx
- 《第4单元 花卉盆景技术——水仙盆景的设计与制作课件》初中劳动技术沪科教版七年级课件7216.ppt VIP
- 2025年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做学习的主人》教案设计.docx VIP
- 惠普 HP E87640 E87650 E87660 彩色数码复印机中文维修手册.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