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发酵中多孔纤维素颗粒的消解变形和反应特性.pdf

乙醇发酵中多孔纤维素颗粒的消解变形和反应特性.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haracteristics of Digestion Deformation and Biochemical Reactions during Ethanol Fermentation from Porous Cellulose Particles A Thesis Submitted to Chongqi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Master’s Degree of Engineering By Wang Yanmei Supervised by Ass Prof. Wang Yongzhong Specialty:Thermal Power Engineering College of Power Engineering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China May, 2013 中文摘要 摘 要 由于引起环境严重污染的化石能源日趋枯竭,作为环境友好型、可再生的新 能源—燃料乙醇因其具有较高的辛烷值和良好的抗爆性,燃烧产物无污染等优点 受到广泛关注。当前,燃料乙醇主要的生产原料是粮食作物,但这必将导致粮食 更加紧缺。然而,利用自然界中最为丰富的、可再生的生物质纤维素原料来生产 燃料乙醇,可以有效地解决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温室效应等问题,对促进经济 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题构建了一套新型的气载乙醇固态同步酶解纤维素颗粒发酵系统,该反 应体系内存在复杂的生化反应以及多组分热、质传输现象。在纤维素酶、纤维二 糖酶以及纤维素构成的可消解性多孔纤维素基质颗粒内,纤维素在纤维素酶和纤 维二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在浓度差的作用下扩散传输至颗粒表面; 循环流动的酵母菌液流经可消解性多孔纤维素基质颗粒表面,酵母菌在纤维素基 质颗粒表面逐渐吸附生长并最终形成稳定的酵母菌生物膜;颗粒内生成的葡萄糖 逐渐扩散传输至酵母菌生物膜内并逐渐被转化为乙醇,生成的乙醇逐渐扩散传输 至生物膜外表面;利用乙醇的易挥发性以及在浓度差作用下生成的乙醇被流经颗 粒表面的载气-N2 载出生物膜,并最终进入乙醇收集器,被水吸收。该反应系统中, 实现了酶解与发酵反应在固态条件下同步进行,消除了葡萄糖对酶解过程的抑制 作用;反应生成的乙醇和二氧化碳被载气及时载出反应器,消除了产物对发酵过 程的抑制作用,同时载气也带走了发酵过程产生的大量代谢热,维持了反应器内 的温度恒定。同时,将纤维素基质制备成颗粒状,易于保持基质的颗粒形状,避 免了填充床内严重的基质坍塌现象,有利于载气的流通和酵母菌在颗粒表面的生 长繁殖。因此本课题以稻草秸秆为原料探索了可消解性多孔纤维素基质颗粒的制 取方法,开展了气载乙醇条件下可消解性多孔基质颗粒和多孔基质颗粒填充床内 发酵反应特性的实验研究,进行了可消解性多孔基质颗粒以及颗粒填充床内乙醇 发酵传输特性的理论模型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研究成果: 1. 通过比较不同固定化方法,选择包埋法作为纤维素、纤维素酶以及纤维二 糖酶的固定化方法;比较不同包埋载体的优缺点,选择了海藻酸钠、聚乙烯醇以 及二氧化硅作为纤维素、纤维素酶以及纤维二糖酶包埋材料,含 1%氯化钙的饱和 硼酸溶液为交联剂;并在海藻酸钠、聚乙烯醇以及二氧化硅的最佳配比为5:4:1 时 得到的可消解性多孔纤维素基质颗粒机械强度高而且耐酸性强。 2. 在基质颗粒同步酶解发酵过程中,发现随着载气流速的增加,基质表面生 物膜内的乙醇浓度显著降低,包埋颗粒内乙醇发酵和酶解效率均得到提高,但载 I 重庆

文档评论(0)

hblybd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