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修歷史下電子教案2-1近代物質文明的躍升.ppt.ppt

選修歷史下電子教案2-1近代物質文明的躍升.ppt.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選修歷史下電子教案2-1近代物質文明的躍升.ppt.ppt

第二單元生態環境物質文明與近代人文生活 專題一 近代物質文明的要躍升 工業化世界的形成 34 在出現蒸汽動力之前,帆船始終 是海上重要的交通工具 圖為張掛三角帆的 木船,是拜占庭時 代盤子上的裝飾圖 畫。 科林思博物館藏(Ancient Corinth Archaeological Museum) 在工業革命發生前,歐人即已 懂得使用「機械」 圖為中世紀時所繪,於 比利時所出現一種結合 機械與人力的起重吊車 ,需要三個人起動一個 大輪子。 由此可見,歐洲早在中 世紀時,即已使用大型 機械,但在動力上卻需 仰賴人力、獸力或自然 力等。 2.工業革命 34 A.時間:18世紀後期 B.革命性改變:生產工具與動力(大量應用機械以及非自然力的動力) → 促成生產及交通上的機械化及動力化 C.影響: a.徹底改變人類生活形態被稱(工業革命) b.人類文明邁進「工業社會」 c.「工業化」成人類社會追求的目標 二、第一階段的工業革命 35 1.時間:18世紀後期到19世紀中葉 2.起源地:英國 3.最早機械化工業:棉紡織業 A.發展過程:飛梭提高紡織效率→織布機→紡紗機 →軋棉機1793美國人 B.結果:18世紀前完成機械化生產過程,英國取 得工業革命的先機 美國人惠特尼(Eli Whitney)於1793年 發明軋棉機,促進棉織業的發展 圖為1876年美國棉農使用機器的景象 4.動力改變 35 A.改變:水力→蒸汽機18世紀下半葉瓦特改良 補給站2 B.影響:至1820年代,英國棉紡織業 已全面動力化 5.當時三大產業 A.棉紡織業 B.煉鐵業 C.煤礦業 瓦特所改良的「雙動式」蒸汽引擎 圖左有一直立汽缸,由上下兩端所引進的蒸汽來 交替推動活塞(故名雙動式),而廢氣則被排放 到圖下分離的凝結器,使汽缸溫度能保持固定 ,其效率較舊式蒸汽機提高了四倍。 6.交通革命:19世紀初 蒸汽動力 36 A.輪船─美國(富爾頓) B.火車─英國(史蒂芬生) (1840年開始大規模修築鐵路) 7.成果: A.已初步形成現代工業體系的規模 B.英國已成典型的工業化國家 三、第二階段的工業革命 36 1.時間: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初 2.主要國家:美國、德國 3.特色: A.科學研究與工業生產密切結合 B.大量生產技術的改善與應用 科學研究與工業生產密切結合 37 始自:1870年以後 (早期工業技術多半由技工完成) 情形: A.企業投入研發,成立各種實驗室 B.政府重視職業教育─培訓技術人才 實例(科學結合工業) A.內燃機→將熱能轉為機械能 B.電話機與電報機→通訊便利 C.煉鋼業與合成化學工業蓬勃發展 四、工業革命在各國的發展 37 1.方向:一次大戰前英國→歐洲大陸、美國→日本 2.情形:美國、日本是歐洲以外工業革命最成功 A.歐洲大陸─拿破崙戰敗後 B.美國─18世紀末 C.日本─1860年代起 D.其他地區─第二次大戰後 歐洲大陸 37 最早工業化:比利時、法國 情形: A.法國─18與19世紀之交,不迅速 B.德國─普法戰爭後,速度快,至一次戰前 a.鋼鐵、化學及電力工業超越歐洲各國 b.煤礦及紡織工業僅次於英國 美國 37 始自:18世紀末─棉紡織業 情形: A.南北戰前─鋼鐵業與煤炭業大幅成長 B.南北戰後─鐵路大量興建,美國進入 鐵路時代 成果:1880年代末期,美國已成為完全 工業化國家 創始於1863年的美國聯合太平洋鐵路公司所使用 的蒸汽機車(1941),為當時世界最大貨運車頭 這間鐵路公司自始就以使用大型而有力的 蒸汽機車聞名於世。 日本 38 始自:1860年代起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