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科學與科學精神.doc
一 、科學與科學精神
「科學」一詞譯自泰西,襲自東洋。泰西原字Science的詞義其實即是中國的學問,或德國的Wissenschaft。日本人譯為科學,意指分科之學,其實合適作為複數的Sciences的翻譯,如又拿來作單數的Science的翻譯,不止辭不達意,有以辭害義之弊。舉例而言,當我們說提倡科學精神(Scientific spirit),若解釋為提倡「分科之學的精神」,豈不是不知所云?
如果當年把Science譯為學問,把提倡科學精神說成「提倡學問精神」,就要好得多。什麼是學問精神?《中庸》裏說到「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其實與現代科學家「經廣泛並仔細觀察蒐集事情(博學之),揀選其中有用的資訊(審問之),用心形成概念並建構理論(慎思之、明辨之),然後付諸應用或進一步實驗(篤行之)」的態度是相通的。然而在上世紀初,將科學引進中國的知識分子,當時普遍存有西學較為中學優越的心態,若是提倡「學問精神」,怎麼能突顯西學的好處呢?他們不會這麼做的!一度甚至寧可杜撰「賽先生」這一名詞,後來因為「賽先生」實在更不知所云,不知不覺中就流行起東洋的「科學」這一詞了,一直到如今。
大凡在一個文化中要提倡一種觀念,如果不能用所習用能詳的語言,必然是難以奏效的。而如果用錯名詞,更會貽害無窮。「科學」是一個例子,「自由」是一個例子,「民主」又是另一個例子。無怪乎中國提倡科學一百年來,一般人對科學精神有種種的誤解。如今「科學」一詞已為一般習用(海峽兩岸皆然),積重難返,也只好將就使用,但澄清其意義是當務之急。
一般人談到科學,還常把科學精神(Scientific spirit)、科學方法(Scientific method)與科學或科學知識(Sciences)混為一談。其實三者是屬於不同層次的東西。必須先掌握科學精神,運用科學方法,才能獲致科學知識。本文不擬探討科學方法與科學知識;但顯然,要提倡科學,首先需提倡科學精神。如用前述「學問精神」來詮釋科學精神,也許嫌古典,不夠通俗,因此我近年提出三個詞來:「務實」、「明理」與「善用」。
所謂「科學方法」,指的是據「科學精神」所發展的方法,視研究對象而異,並不能一概而論。近人甚至有「學問無定法」(Against Methods)之論,在此不贅。至於「科學知識」,則指本科學精神,用科學方法所獲得的知識。大英百科全書將學問分野為五大類—邏輯、數學、科學、哲學、人文學與史學;其中科學又有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之分。二、務實、明理、善用
所謂科學精神,可以概括為務實、明理與善用三方面。說提倡科學精神,不如說提倡務實、提倡明理、提倡善用來得清楚明白。若要批評一個人,說他「不科學」,也不如批評他「不務實」,或「不明理」,或是「不善用」。
先談「務實」。觀察、實驗或調查都應「無徵不信」,即要求證據,而證據應該愈確實愈好。然而任何觀察都容有出入(誤差),所以完全的「真確」是不可能達到的,如何是好呢?必須「精益求精」,例如現在的儀器已可測量到一位小數,就希望未來的儀器可以更測量到兩位小數。另外,在蒐集資料或描述的過程中,常常大家還忽略一點,就是應該「知所先後」,還要「適可而止」;換言之,要會抓重點,先抓最主要的重點,然後抓其次的重點,然後抓再次的重點,等而下之。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要一個人描述地球的形狀,說是球形對嗎?一定不真確,因為經過測量之後大家知道有些扁。但是說是扁球形對嗎?還是不真確,因為北極處有一些兒凸。那麼說是有點兒凸的扁球行嗎?還是不真確,因為到最後大家知道這裏有喜馬拉雅山,那裡有大峽谷,…甚至這裏還有棵大樹…。那麼地球形狀到底是什麼呢?一味要求真確,根本就無法描述,反而是「不務實」!為小學生講地球形狀,球形即可;為中學生講,可以提到有點扁(但要注意,扁的程度非常小,小於百分之一;換言之,地球的圓,比任何用圓規在紙上畫的圓還圓);為理科二年級以上的大學生講,或許可以提到用「球諧函數」展開的觀念。歸結來說,「務實」包括了「無徵不信」、「精益求精」、「知所先後」與「適可而止」這些觀念。
其次談「明理」。依據觀察的現象與事情來建構抽象的理論,其基本著眼點乃是要「執簡馭繁」、「綱舉目張」。然而必須認識到,任何理乃是孟子所說的「心之所同然」;既是心的產物,就不可能是「真理」。而任何理都有其適用的範圍,所以必須「知有所止」,不可能放之四海皆準(當然愈能普適的理論愈會受到推崇)。什麼樣的說法言之成理呢?則必須一能「自圓其說」(即「統貫」);二能「旁通」,即不孤立而能與其他的理相通;三能經得起重覆驗證。理必須不怕挑戰,因為「愈辯愈明」;當遇到不同的理都能適用同一類現象時,則應容許「並行而不悖」,然後再經由時間的考驗,「擇優去劣」。任何理論都有其「本」(paradigm),「本立而道生」。又,理論的發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file惇敘工商土木建築群.ppt
- ForumVI–DecisionDocumentFutureIFCS.doc
- KS5U2009届新课标历史考点预测.doc
- NOX控制方法.ppt
- RC建築物樓梯配筋施工圖及料單.ppt
- S225信息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院拉曼光谱仪项目采购文件.doc.doc
- UploadFiles_070318b-1832c2008-534491.52402683.ppt.ppt
- Uploadskindeditorfile20141208质量风暴.ppt-1.ppt.ppt
- up_files附件中医药重点研发任务建议(草案).doc
- vip.yn71.com.cn提供海量PPT模板免费下载!-市环境保护局.ppt
最近下载
- 高教社(徐中玉)应用文写作(第六版)教学课件第一章 应用文写作的一般原理.pptx
- 现在完成时态讲解与练习.doc VIP
- 员工不住宿舍免责协议合同5篇.docx
- 《题破山寺后禅院》ppt课件(16页).ppt
- LY_T 1955-2022CN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技术规程.docx
- DB34T 2805-2016 焦炉煤气生产硫化钠技术规程.docx
-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共9章)-第1章-概述.ppt VIP
- 新湘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pdf VIP
- 安恒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方案 2024.docx
- 2024~2025学年度初一年级七上期末语文名著《西游记》知识竞赛[含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