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发展情况.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业经济发展情况

工业经济发展情况 常山县经贸局 一、“十一五”工业经济发展情况 “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我县工业经济在质和量上都得到迅速提升与扩张,成绩斐然,具体表现在: (一)工业经济超额完成“十一五”目标。工业增加值2005年为12.93亿元,到2010年实现32.6亿元,年均增长15.6%,比2005年增长152.1%,超额完成《“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中工业增加值达20亿元,年均增长13%的预期目标。 (二)工业综合实力大幅度提升。全县工业总产值从2005年的49.9亿元,到2008年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02.7亿元,并在2010年底实现126亿元,比2005年增长152.5%;其中:2010年规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实现81.0亿元,比2005年增加29.1亿元,增长178.4%;规上企业利税总额实现4.8亿元,比2005年增加2.95亿元,增长159.5%。 (三)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十一五”末,我县规模以上企业数从“十五”末的95家上升到147家;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从8家增加到20家,实现销售收入44.02亿元,占全部规上企业的62.9%。其中,南方水泥、常山江山虎、中商汽车、四通集团、常纺公司、天子果业等企业的行业影响力日益扩大,其产品的品牌影响力也不断提高:四通的“浙西”、常纺的“伏虎”等商标获得“中国驰名商标”。 (四)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十一五”期间,全县产业结构调整有序推进,优势产业蓬勃发展,新兴产业迅速崛起。截至2010年,水泥建材产业、化工产业、碳酸钙材料产业、轴承产业和纺织产业等规上企业销售实现50.56亿元,占全部规上企业70.03亿元的72.2%,依然是我县工业经济的中流砥柱。成套装备、金属加工、新材料、新能源等近年新增产业的工业总产值之和已占到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8.97%,今后还将不断提升。 (五)要素保障不断强化。平台保障更殷实。“十一五”期间,我县进一步拓展了“一体两翼”的平台空间,工业园区、辉埠新区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0.6亿元,新增开发面积8250亩,实现了平台面积翻番;用工保障更强实。针对“民工荒、用工荒”,我县适时开展了“返乡就业、回家创业”、组团外出招工、进驻大专院校招聘等活动,引进了一批技术工人、管理人才,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县企业的用工瓶颈;融资保障更充实。2010年,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贷款余额分别为74.5亿元、58.7亿元,比“十五”末增加43.5亿元、35.7亿元。 五年来,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以“工业项目的决策咨询、建设跟踪及履约验收”为抓手,加快提高新建项目的落户质量,确保了工业经济的高质化发展。从2006年开始,我县着手实施了《工业投资项目决策咨询服务协调制度》;2009年,出台了《工业项目决策咨询、建设跟踪及履约验收实施意见》;2010年,继续完善了此项制度,开始推行项目亩均税收书面承诺制度、专家咨询程序和先评审后签约等工作,不断健全新建项目的准入门槛机 ,进一步提高了落地项目的投资质量和强度:“十一五”期间,全县共决策预审项目601个,通过518个,通过率为86.1%,预审通过项目投资329.87亿元;履约验收项目63个,通过59个;“一事一议”项目22个。 第二,以“国家重点产业政策”为导向,加快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步伐,确保了工业经济的高端化发展。对照国家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省企业技术改造重点领域导向目录及“958”企业技术赶超计划关键或共性技术导向目录,我们紧盯县内外、国内外市场,整合现有资源,引进先进技术与设备;注意产业链延伸,引进配套企业;盘活土地,实施“零增地”技改等等,积极引导企业在前沿技术上自主化、关键技术上产业化、工程技术上本地化,加快技术改造从外延扩张为主向内涵提高为主转变,“十一五”期间,我县共实施技改项目270个,完成投资27.9亿元,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工业的转型升级。 第三,以“培育大产业大企业大项目”为重点,加强专项资金扶持力度,确保了工业经济的集群化发展。首先是,我们抓好了重点产业、龙头骨干企业的培育。“十一五”期间,我县先后被授予了“中国钙产业生产基地”、“浙江省轴承产业基地”等称号,推进了410产业培育工程,尤其是做好了全县重点产业、龙头骨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市场拓展能力、资本运作能力和现代管理能力的提升工作,适时组织开展“六个一”、“百名干部联百企”等领导挂联企业活动,及时为企业解决困难,帮助企业谋划发展,引导帮助企业做强做大。其次是,我们鼓励企业合资合作。引导企业“借力发展”、“借鸡生蛋”、“借梯登高”,以获取更优质发展。2008年,引进了世界最大轴承生产商瑞典SKF集团,收购了我县原精密轴承,创办了现在的皮尔公司,使我县企业成了美国汽车巨头克莱斯勒公司的

文档评论(0)

jiqingyo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