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要
摘要
在文学翻译史上,复译现象普遍存在。同一部文学作品,往往有不同译者的多种
译本广为流传。好的复译作品不仅使原作在新的文化语境中得以拓展与延伸,同时也
推动了翻译事业的发展。译者是翻译活动的发起者,复译是多个译者对同一部文学作
品的不同诠释,本文旨在从译者出发,对复译现象进行研究。
20世纪后半叶,随着接受美学、解构主义思潮的兴起,读者(译者)的中心地位
逐渐得到肯定。文学作品不再被看作封闭的符号系统,而被看作是一个开放的、不完
整的系统,存在着意义上的“空白和“不定点”,其意义和价值在读者的阅读活动
中得以实现。解构主义以多元的视角展开对翻译的研究,它将翻译看作是一种主体间
的对话,但是它将这种主体间的对话置于语言的虚拟世界中,割断了与外部世界的联
系,造成了意义生成的任意性。
解构主义夸大了个体主体间的差异,宣扬了主体非理性的一面,忽视了社会主体
共性的一面。实践哲学指出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其主观能动性受到社会规范的制
约。翻译活动同样是人类的实践活动。译者与作者(文本)对话生成的意义,必须受
到社会的检验。因此,一方面文本的“空白和“不定点以及译者文化背景、知识
结构、审美价值等的差异使复译成为可能,另一方面,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等又通过主
体间的对话对复译活动起着规范和制约作用。
踟c跆勋,,l占C幻伽是美国著名作家斯陀夫人所写的一部现实主义著作,是美国废
奴文学中的丰碑式作品,被誉为内战后现实小说的先驱。自1901年林纾和魏易合作
首次翻译以来,已在中国出版过多个版本,对推动中国翻译事业的发展影响重大。本
文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出发,对林纾和黄继忠的两个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译本进行
了比较,旨在揭示出复译存在的深层原因以及译者主体性如何在翻译活动中发挥作
用。
关键词:复译,译者,主体性,主体间性
Ab刚删
Abstract
isa ill血e
R船锄slationcommon
phenomenon1li如巧of
蛐e wo嫩isretraIlSlatedtimeand re恤latedvtIrsion me
l诹珊Iry ag咖.Agood prolongs
als0
lifeof也e te戳in也eIlew铡i№al即胡∞mnentalld
origiIlal
arenleresunsof也e me
ofre旬唧够l撕on.V撕oI塔VersioIls work
interp惦tatio璐of
by
di妇ferenttra【11slators..rhis仕Iesis哳nretr孤slation舶m廿1eof
aIlalyze perspective
电ra】畸lator’s
subje昧ri母.
IIl也c
late of of
Hc姗黜utics,Ae妯etics
20伍cem吼嬲恤rise Rcc删on姐d
t0be is
De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