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現代兒童遊戲基本能力之探討
何金針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博士候選人
摘要
本研究以文獻分析、觀察訪談分析的方法,探討遊戲對兒童發展的重要價值,功能、類型,比較今日與昔日兒童遊戲的差異,說明遊戲對兒童關鍵成長階段的教育意義與價值,及針對兒童遊戲能力的重建,教育工作者應有的努力。
壹、 研究動機與目的
精神分析學派佛洛伊德認為:影響一個人心理與人格健全成長與發展,關鍵他的童年經驗是否快樂;亦有人說:三歲定終身;不同的看法也提出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但是幼年的銘印經驗,影響其日後的身心發展是毋庸置疑的。
憶兒時,兒歌、童玩的樂趣帶來難忘的經驗與回憶,是每一個最喜愛的過往經驗,尤其童年的遊戲帶給每一個人在認知、創造力、解決問題,情緒發展,人際關係的發展,其影響力是如何?
而今日時代變遷,電玩取代了玩紙牌、官兵抓強盜、玩爬樹比賽。在電腦資訊、通訊科技的時代,遊戲的種類與型態,與童玩方式隨之不同,數位遊戲取代了傳統童玩的創意與樂趣。無論如何,每一位兒童從遊戲獲得的無窮樂趣,兒時遊戲伴他成長的寶貴經驗,是個體成長與發展過程不可或缺的部分,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一。
在「在遊戲中學習,在活動中成長」,「遊戲生活化」、「生活遊戲化」、「作中學」的現代童教育觀點,是否對古人所說:「業精於勤,荒於嬉」、「玩物喪志」的看法,另有不同的詮釋與批判?今昔兒童方式的不同對兒童成長之不同意義與旨趣為本研究動機之二。
路透(2005)指出:「幼兒接受優質的學齡前教育,長大後順利從高中畢業,保住飯碗的機會較大;依賴政府救濟或鋃鏜入獄機會則較小。….由訓練有素的教師指導、學習環境符合幼兒標準,意即接受接收資優教育的兒童,日後靠政府津貼或犯罪的機率較小。」由此看出,目前對遊戲的看法,已經賦予教育的意義,認為遊戲影響個體成長的成敗,也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亦關鍵著未來國家發展與社會治安,究竟投注研究兒童遊戲對個體成長與國家社會發展重要意義與影響為何為本就動機之三。
由上述獲悉,時代不同,但兒童從遊戲互動過程彼此的歡樂,對其個體成長,及身心發展歷程具有深遠的影響與教育價值,而且優質的兒童教育對國家建設社會成本的回收更是無可言喻。本文試從遊戲重要價值,功能、類型,探討兒童認知、語言、社交、身體發展之關係,說明遊戲對兒童關鍵成長階段的教育意義與價值,及兒童遊戲能力的再現風華,教育工作者應有的努力。研究目的如下:
文獻分析遊戲對兒童發展的價值與功能。
比較昔日與今日兒童遊戲的異同。
探究兒童遊戲的基本能力。
貳、文獻分析
一、遊戲的意涵、類型與功能
(一)遊戲的意義
遊戲是什麼?心理學家認為遊戲是一種結構式、可測量的行為,但見仁見智,一對母子對話:「媽媽,你知道遊戲是什麼嗎?遊戲就是指好玩的東西,有趣而說不出的樂趣,遊戲是指我喜歡及所選擇的事情,遊戲是指我做的事情」,以此意義,遊戲是歡樂的、自由意志選擇的,不具強制性的、具有內在動機取向的,是好玩有趣,不可言傳的(吳幸玲
2.遊戲者關心活動過程甚於活動目標。目標是自我強加的,而遊戲者的行為是自發的。
3.遊戲發生於熟悉的物體,或隨著不熟悉物體的探索。兒童自會對遊戲活動賦予他們自己的意義,並且自己來控制遊戲活動。
4.遊戲活動可能在想像中,不是實際的。
5.遊戲不受外在強置的規則所約束,並且存在的規則可以被遊戲者修改。
6.遊戲需要遊戲者的積極參與。
事實上,在進行遊戲中,顯現出值得探究的特徵:
1.遊戲是與生俱來的一種傾向,有共同的屬性,包括:
(1)是內在引發的行為。(2)重視的是過程而非目的。(3)遊戲和探索行為不同。(4)遊戲並非是工具性行為。(5)遊戲不具有外在強制性的規則。(6)遊戲是主動參與的。
2.遊戲是一種行為:遊戲是指自然或特定的情境中,一群個體彼此在一定規則或無規則的彼此交互進行的活動。
3.遊戲是一種情境:
一方面讓兒童感覺到熟悉的人和物存在,以引起兒童的興趣;另一方面在情境中所發生的人際互動使兒童感到安全、可以控制,並得到「自己做主」。
(二)遊戲的類型
兒童遊戲的類型包括:
1.認知遊戲之分類
Piaget(1962)分為練習遊戲(pratice play),象徵遊戲(symbloic play)與規則遊戲(games)。之後Smilansky(1968)採Piaget之分類架構,另修改為四類為:認知遊戲、建構遊戲、戲劇遊戲以及規則遊戲。經統整各家之說,認知性遊戲包括:功能性遊戲(functional play)如跑、跳、追逐,建構性遊戲(constructive play)如玩高樂玩具、想像遊戲(imaginative play)如辦家家酒、規則遊戲(games with rules)如玩躲避球(吳幸玲,2003,潘慧玲,1982)。
2.社會性遊戲之分類
Parten(193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招投标合规指引之招标常见问题(第一期).pdf VIP
- 2025版建筑行业临时用工合同范本(2025版).docx
- 痛风性关节炎-课件.ppt VIP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秋新版教材).docx
- 2024年《高等教育心理学》教师岗前培训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2024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附解析.doc VIP
- Module4Unit1Willyoutakeyourkite?(教学设计)-英语四年级下册.docx
- 新闻编辑学 (第四版).pptx VIP
-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2024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附解析 .pdf VIP
- (人教2019版)化学必修第一册 全册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