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电大电大2014行政管理《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 根据题型已排版.doc

2016年电大电大2014行政管理《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 根据题型已排版.doc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大2014行政管理《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 根据题型已排版 填空题: 1908 年,美国社会学家( 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各出版了一本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 A暗示可以分为( 直接暗示)、( 间接暗示)、( 反暗示)和自我暗示四种类型。 D调查法分为两种,一种是 ( 访谈法 ) ,另一种是 ( 问卷法 )。/多伊奇(M. Deutsch)和克劳斯(R. M. Krauss)于1960年进行的“运输竞赛”研究是一项 S说明(竞争)与(合作)之间关系的经典研究。 F服从根据服从的对象一般可分为:对( 他人 )的服从和对( 规范 )的服从。 G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即自我概念可分为( 生理)自我、( 社会 )自我和(心理)自我。/根据攻击方式的不同,攻击行为可分为(言语)攻击和(动作)攻击。/根据攻击行为的目的不同可以将攻击行为分为( 工具性)攻击行为和(敌对性)攻击行为。/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 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的不同,可将角色分为( 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 )角色。/根据认知失调理论,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有(改变认知)、(改变行为)和( 增加新的认知)。/根据希金斯(Higgins,1987)的自我差距理论,个体有两种内在的标准:( 理想的自我)与( 应该的自我 )。/观察法有多种形式,可分为( 一般观察法 ) 与( 参与观察法 )。 J角色冲突的类型可分为两大类:(角色内的)冲突和( 角色间的 )冲突。/解释攻击行为为什么会产生的理论主要有( 本能论 )、(挫折—攻击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 K凯尔曼指出,态度的改变要经历( 服从)、( 认同)和( 内化)三个阶段。/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把行为的原因分为三种,即( 行动者)、(行动者知觉的对象)和( 行动产生的环境)。/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个人的( 亲身经验 ) ;二是( 社会学习 )。 L勒温等人把群体领导方式分为( 专制型领导)、(民主型领导)和( 放任型领导)。/领导是一个过程,是对人们施加影响的过程,它由(领导者)、(被领导者)、和(环境)三个因素所构成。 Q琼斯与戴维斯(Jones Davis,1965) 提出的对应推论理论认为,人们常假设他人的内在( 品质 )与他们的外在 ( 行为 )相对应。 R人际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人际关系具有个体性、(直接性)和(情感性)三个特点。 S社会认知是个体通过( 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 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社会心理学家一般都把模仿分成(无意)模仿和(有意)模仿两类。/实验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自变量 )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舒茨(W.C.Schuts)提出了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他认为每个人都有3种最基本的人际需要:( 包容)的需要、(控制)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斯腾伯格认为:爱情体验具有(亲密)、(激情)与(承诺)三种成分。 T他人暗示可分为直接暗示、(间接暗示)和( 反暗示 )。 他人在场对个体活动效率的影响分两种:(社会促进) 和 (社会抑制)。/态度是由( 认知)、( 情感)和( 行为)三种成分构成。 W伍德(Wood,1989)把社会比较的方式分为( 向上比较 ) 、 ( 相似比较 ) 与(向下比较) 三种。 Y言语之外的一些行为,如( 面部 )表情、( 身段)表情、(言语)表情等却很难被人有意识地加以控制,从而能更真实地揭露人们内心的想法、情绪、性格等。/以内容为划分依据,社会化主要包括(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和(法律)社会化。/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除了个人特征外,还有熟悉、(接近)、(相似)和(互补)。/由于研究使用的场合的不同,实验法分为( 实验室 )实验法和( 现场 )实验法两种形式。 Z再社会化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形式:一是(强制性的 ),二是(非强制性的)。/自我意识发生或形成的主要标志有( 物-我分化 ) 、( 人-我分化)和有关( 自我的词 )的掌握。 单选题: “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王二未曾偷”的故事说的是一种(D反暗示)。 “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话表明:认知者的(D 情感状态)会影响社会认知。 “三个和尚没水吃”属于一种(C社会惰化)现象。 A爱情三角理论由(C 斯腾伯格(Sternberg))提出的。 C城市移民群体为适应社会文化与生活方式的急剧变迁而主动进行的社会化过程属于( D继续社会化)。/挫折—攻击理论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B多拉德)和米勒(N.E.Miller)等人在1939年提出的

文档评论(0)

nhdx0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