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C的结构和演变:2005年6月广东暴雨的个例的研究.pdfVIP

MCC的结构和演变:2005年6月广东暴雨的个例的研究.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MCC的结构和演变: 2005年6月广东暴雨的个例研究 气象学 硕士生:王婷 指导老师:吴池胜教授 摘 要 2005年6月20—21日一个活动在锋前暖区的长生命史的中尺度对流复合体 (MesoscaleConvectire Complex,MCC)为广东地区带来一次大范围的暴雨降水过程。 天气学分析表明,从北部湾指向广西东部的低空急流核前方的水汽通量辐合对其初始的 发展加强是紧要的,此外,在常规天气图上并无发现有明显的天气系统与此MCC相对应。 本文利用MM5模式成功地模拟出与此MCC相联系的大尺度背景场和降雨分布,利用高分 辨的模式输出结果分析了成熟阶段的Mcc的中一B尺度系统的结构和演变特征,结果表 明:(1)在MCC的发展加强过程中,其内的中一B对流中心经历了此消彼长的更替过程, 伴随着中一B尺度对流中心的发展,与之相联系的正涡度中心由对流层的下部向中上部 伸展,形成高达300mb附近的下宽上窄的强涡柱;在成熟阶段,沿系统移动方向上的对 流层中部的涡度场呈正负相间、宽约50km且与对流带近于平行的带状分布。(2)MCC 的海平面气压场呈跷跷板型的中尺度扰动,即由前置中低压和后置中高压组成,最强的 对流带位于中低压和中高压之间的过渡区内。(3)成熟阶段MCC的中一0尺度环流特征 主要包括:强对流区内是一支近于垂直的深厚的对流尺度的上升流,紧接在其后方的对 流层下部有一支对流尺度的下沉气流;系统前部深厚的入流,其中较强的两支入流分别 出现在900mb和300mb高度附近;层状降雨区内有中尺度的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二者 的分界线与融解层高度基本吻合:对流层下(上)部强大的水平辐合(散)流,其中最 大的水平辐合(散)出现在900mb(200mb)。 关键词 暴雨 数值模拟 MCC中一B尺度系统 The andevolution case structure ofMCC:A of rainstormin 2005 studyGuangdong Jun The of Sciences DepartmentAtmospheric Name:WANG Ting Supervisors:Prof.WUChisheng ABSTRACT The MesoscaleConvective the rainfall Complex(MCC)thatheavy produced on20—21 in is observationsreveal 2005 examined.The Jun Guangdongprovince thattheMCCinitiatedand onthesouth ofthe shear developed side cyclonic 1ineof925mblevelnearat wasfarfr

知传链电子书

文档评论(0)

zxl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