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诸城市2013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含答案.docVIP

山东省诸城市2013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诸城市2013届高三12月月考 历 史 试 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全球通史》中提到“随着经济商品化,土地成为可以自由买卖的一种财产。富有的商人获得了大笔地产,贵族们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不再像过去那样向村社头领收取一定量的地租,而是派人直接向农民索取更多的地租。”古代中国开始出现这种现象之时,政治上主要表现为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开始实行分封制 C.分封制被严重破坏 D.中央集权制确立 【答案】C 【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政治与经济。材料反映了土地私有制出现和确立,该现象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的社会大变革时期,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政治上宗法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 2.“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材料主要反映了 A.商人的逐利投机行为 B.作者的重农抑商思想 C.商人富裕祥和的生活 D.男耕女织方式的瓦解 【答案】B 【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重农抑商政策。材料认为商人不劳而获,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结合所学判断应为重农抑商政策。 3.《西都杂记》称:“西都禁城街衢,有执金吾晓暝传呼,以禁夜行,惟正月十五夜敕许驰禁前后各一日,谓之放夜。”依据上述材料,以下理解分析正确的是 A.西都的城市功能仍以政治功能为主 B.西都城内商业活动已打破坊、市的界限 C.街衢是指当时北宋著名的商业街 D.西都的商业活动已取消了时间限制 【答案】A 【解析】考察在古代中国的商业与城市。材料反映西都严格执行“禁夜”政策,一年只有三天放禁,其余夜间居民不得在居住的坊里从事其他活动,即政府对城市的各项活动严格限制,据此可判断西都的城市功能仍以政治功能为主。 4.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著名的“唐宋变革说”,指出从唐到宋,中国进入到一个彻底削平封建割据和贵族势力的“君主一平民”二元结构时代,平民力量开始得到培植。支持“平民崛起”这一结论的历史依据不包括 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世俗文化的兴起 C.科举制的产生与发展 D.租佃关系的出现 【答案】D 【解析】考察古代中国——唐宋时期社会的发展,租佃关系出现于春秋时期,唐宋时期进一步普遍化。 5.据成书于清代的《华西邹君记》记载,苏州有一邹姓富户立下遗嘱将名下一千亩土交给儿子,其余三千亩捐给义庄,以接济族人。这主要表明 A.重农思想影响工商业发展 B.人们注重对私有财产的支配 C.租佃经营成为主要的经营方式 D.宗族制度在古代有重要意义 【答案】D 【解析】考察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宗法制的影响。宗法制是把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一种措施,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比如重视宗族关系、祭祖等思想。材料“接济族人”,体现了对宗族关系的重视。 6.《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不允许皇帝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皇帝观看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则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这最能说明 A.历朝皇帝关注史书编纂 B.《起居注》史料不够真实 C.清代君主的权力不再受制约 D.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 【答案】D 【解析】考察古代中国君主专制的加强。材料体现了皇帝从不允许观看到开先例再到惯例再到清朝停止编纂,反映了皇帝的权力不断加强。 7.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皇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此后,西方崛起和东方没落明显加快。该学者观察问题的着眼点主要是 A.政权发生更替 B.社会形态转变 C文化途径迥异 D.国力对比变化 【答案】B 【解析】考察近代世界的社会转型。结合时间17世纪40年代,是世界历史的转型时期。朝灭亡,随之建立起清朝,封建专制制度逐渐强化,而此时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致使东西方差距逐渐拉大。 8.有学者称;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几个满足的因素。当时有评论

文档评论(0)

liyxi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