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文学史概述
一、 概述
中国文学起源于社会生活实践。
(一)传说时期的文学:原始歌谣和神话传说
1、原始歌谣:
《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2、 神话传说反映了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先民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后来的文字记录大多是片断零散的,有些已经被后人改造,中国神话的原始形态没有很好地保存下来。
(二)文字产生之后的文学甲骨文,金文:简单,朴实
古时代诗、乐、 舞一体
《吕氏春秋?古乐》云:“昔葛天氏之乐, 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万物之极。”
这套乐曲体现了上古时代诗、乐、 舞一体的原始形态。
二、中国文学的基本特征
1、文字的作用
①容易引起具体意象。由于汉字具有表意性特征,其自身排列有时就会引起某种具体的意象。
例如赋和骈文,就大量运用同形旁的字。中国文字的象征表意特征造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效果。
②汉字一般为单文独义、一字一音,这就使中国诗歌的音节变化有了一整套独特的谨严的格律,并且在外观上构成整齐对称的形式美。
③汉语有四声,诗人们利用汉语言的这种特性,写诗时注意字声安排,于是近体诗(五言律诗、绝句,七言律诗、绝句)、词、散曲等诗歌体应运而生,并统领诗坛达千年之久。诗歌充分利用四声变化,造成了节奏鲜明、抑扬顿挫的艺术效果。
④文言文作为特殊的书面语言,可与日常用语长期分离而保持官方语言的地位,这就发生了文学在文言和白话两个不同的轨道上运行、内容与形式皆有巨大的差异的现象。
2、中国文学的独特文学观念体系。
儒家思想的主流影响:
①理性主义色彩:
政治热情、进取精神和社会使命感
君臣的遇合、民生的苦乐 、宦海的浮沉、战
争的胜败、国家的兴亡、人生的聚散、纲常的
序乱、伦理的向背等,一直是中国文学的主旋律。
②中和之美 ,“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③思想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
道家思想的影响
①“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揭示了艺术中虚和实、无和有的辩证 法,指出“有生于无”。 对于形成中国文学含蓄精练的艺术表现形态上的特点起有异常重 要的作用 。
中国文学极强调以虚写实,以静写动的表现方法。
②“大制不割” 、“道法自然”。
“不割”即强调一种自然的完整性,强调自然的纯朴、素朴、浑朴。然形而上的道,要求“法”形而下的自然,这里强调的是一种自然的美。因而,中国文学艺术家向来把刻苦的技巧训练与不露刀斧凿痕的无技巧境界结合起来。
三、中国文学史-分期
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史可以分成上古期、中古期、
近古期。三古之分,是中国文学史大的时代断限。
在三古之内,又可以细分为七段。
三古、七段的具体划分如下:
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
第一段:先秦
第二段:秦汉
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
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
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
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
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
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
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
上古神话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神话是在人民的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
神话产生的思想基础是万物有灵观念。
万物有灵观念就是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像人类一样有思想和情绪,各种自然现象背后存在着超自然的伟力主宰着一切,这就是“神”。
人们不满足于解释自然,还力图借助想象力征服和改造自然,所以又创造了有关改造自然的神话。中国神话的佳作也主要集中在这一领域。如女娲补天、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等。神话的主角往往有着无畏的精神、奇异的力量和宁死不屈的气概。这些神话,实质是上古初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壮丽诗歌。
“盘古开天”最早见于三国时徐整著的《三五历纪》。据民间神话传说古时盘古生在黑暗团中,他不能忍受黑暗,用神斧劈向四方,逐渐使天空高远,大地辽阔。他为不使天地会重新合并,继续施展法术。每当盘古的身体长高一尺,天空就随之增高一尺,经过1.8万多年的努力,盘古变成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而天空也升得高不可及,大地也变得厚实无比。盘古生前完成开天辟地的伟大业绩,死后永远留给后人无穷无尽的宝藏,成为中华民族崇拜的英雄。
德国著名人类学家卡西尔在《人论》中说:“神话的世界乃是一个戏剧般的世界——一个关于各种活动、人物、冲突力量的世界。在每一种自然现象中它都看见这些力量的冲突。”
鲧:中国的普罗米修斯
鲧和普罗米修斯是中西神话塑造的两个悲剧英雄形象。
另外,文学家萧兵先生在其《盗火英雄:夸父与普罗米修斯》一书中称:夸父逐日是为了给人类采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高考数学二轮高强优化课件_空间几何体选择、填空题型.ppt
- 2014届高三人教A版数学(理)一轮复习课件_第6章第2节二元一次不等式(组)和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ppt
- 2014综合性学习试题汇编1.doc
- 2015.滨州中考思品模拟试题(七)3.doc
- 2015.朝阳区高二下语文学习目标和检测标准答案.doc
- 2015.高考复习补充知识_句子成分.ppt
- 2015.高考历史二轮专题综合检测(一)古代各具特色的中国大河文明和西方海洋.doc
- 2015.继续教育学习考试题答案(全).doc
- 2015.江苏省信息技术类竞赛方案(2013_11_25).doc
- 2015.山东文综试题及其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