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

F 废气处理 ① 各加热设备所产生的热燃烧废气均不得在车间内直接排放,必 须经过烟道、烟囱或排烟罩等固定设施经处理后排放。 ② 车间排出的燃烧的废气在排烟系统出口处的烟尘黑度不得大于 林格曼黑度1级(个别人烟稀少区允许2级);排出废气的粉尘浓 度必须小于200mg/m3。 ③ 所有工作场地及设备所产生的废气,尘埃,如润滑、冷却液废 气,金属火焰切割废气,砂轮磨削微尘,清理滚筒、喷抛丸清 理尘埃及酸雾等均应设置局部通风除尘装置。各通风除尘装置 排放口的粉尘浓度不得大于200mg/m3。 G 废渣处理 ① 生产中所产生的各种废渣,如炉渣,废弃耐火材料,氧化铁皮 等均应视情况或妥善处理或予以回收,不允许随意弃置。 ② 加热炉等用的石棉纤维,矿渣棉,玻璃纤维等绝热材料,不得 裸露在操作人员可能触及的表面。 H 防热辐射 ① 各加热设备必须配备防热辐射措施,特别是加热炉的炉门应 配置水冷却系统,如循环冷却水管,喷雾水幕等。 ② 司锤工与加热炉之间,操作人员与热锻件之间应设置隔热屏。 水压机机组在不影响操作的前提下应设置固定或活动式隔热 屏。 ③ 热辐射照度大于350W/m2以上的作业区,必须在热源和操作 者之间设置隔热屏及机械通风装置。 三、冲压生产安全技术及环境保护 1.冲压安全生产的一般准则 1)作业环境 冲压作业环境涉及厂房、环境温度、通风、采光、噪声、 振动、人机工程、设备、平面布置、机械化运输、安全设施 等诸多问题。 其中最主要的是: ① 冬季工作温度一般不低于15℃; ② 一般工作地的照度不低于50lx;危险、精细工作地不低 于75lx; ③ 自然光、照明光及焊接电弧光不允许直射操作作者面部; ④ 作业环境噪声不得大于90dB; ⑤ 操作者坐下或站立工作时,工作台面的高度分别为700-750mm和 930 ~ 980mm; ⑥ 有害气体源布置在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的下风向; ⑦ 酸洗间、清理滚筒等高污染、高噪声设备一般都要与主厂房分 离; ⑧ 主要生产设备的布置应视产品特点、年产纲领分别选取相宜的 形式如: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柔性制造系统(FMS)、自 动线、流水线、柔性单元、机组式、机群式等等;每台设备在 生产线、机组或机群中的排布方式等; ⑨ 视冲压设备的大小、机械化程度的高低,车间主干道的宽度一 般在3000 ~ 5000mm之间。 2)设备、模具及机械化装置 ① 双点、四点压力机,剪切长度大于2500mm的剪板机,工作台 面宽度大于250mm的板料折弯压力机应分设双手、四手及紧急 开关。 ② 地面以上,2500mm以下的设备各外露传动部件如:皮带、飞 轮、齿轮、杠杆等必须设置防护罩。 ③ 床身顶面面的爬梯至少有一切踏脚杆与操纵控制系统联锁,当 合上踏脚杆时,应断开主传动控制,机器运转中不得中断电力 或压缩空气供应等。 ④ 冲模应尽可能配备相宜机械化进出料机构,当用手工上下料时, 模具应开设空手孔。模具中的运动部件如压料板、弹簧等应尽 可能设置的防护装置及限程装置。 ⑤ 与压力机配套使用的机械手、机器人应在其工作范围外缘设置 机械或光电保护装置。各机械化设施、安全保护装置的外露运 动部件既不允许其自身出现夹紧点,也不得与压力机、模具出 现夹紧点,其间的间隙不得小于250mm。 2.冲压生产安全技术 1)冲压设备安全技术 A 安全生产对冲压设备的基本要求 ① 压力机的滑块从上止点至下止点前25mm的行程范围内,当 需紧急制动时,滑销、转键离合器应能立即脱开同时制动滑块。 ② 气动摩控离合器与制动器的联锁控制动作必须灵敏可靠、互不 干涉。其控制气路中使用的空气压力不得超过许用值,当气压 超过上下许用极限值时,应能自控停止滑块运行。 ③ 在连杆断裂时,弹簧平衡装置必须在行程的任何位置都可以平 衡装置必须能够不靠制造动器的作用,在连杆断裂、供气中断 或失压时,在行程的任何位置都可以平衡滑块及其上的模具质 量。 ④ 设备过载保护装置如:刚性过载保护装置,液压过载保护装置, 液一气过载保护装置等应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视设备的用途不同,也可设置专用的过载保险装置。 B 压力机

文档评论(0)

hao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