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蓄能装置结构优化设计和传热性能的研究.pdf

卧式蓄能装置结构优化设计和传热性能的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本文主要以温度分层卧式水蓄能装置为研究对象,对卧式分区蓄能装置结构 进行优化设计。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对该蓄能装置的蓄、放能特性进行了 模拟与实验分析。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分析了蓄能装置内每组隔板间不同 隔板间距(2cm、3cm、4cm、5cm、7cm、9cm、llcm)在相同蓄/放能流量下, 蓄能装置内温度场分布和出口温度变化特性。模拟结果表明:隔板间距是影响此 类型蓄能装置内温度分层效果的一个关键参数,隔板间距4cm、5cm时蓄能装置 具有较好的蓄、放热性能;隔板间距大(9cm、llcm)时在隔板间距间会有温、 冷水滞留,增加蓄/放能过程中的传热损失,且不易形成温度过渡层,从而减少 实际可用蓄能量,不利于蓄、放能;得出当隔板导流通道高度大于16cm时,易 使冷水滞留底部,形成“死水区”,降低可用蓄冷量。 依据数值模拟得到的结果,优化蓄能装置的结构参数,设计卧式蓄能装置; 结合地热供暖系统,搭建了温度分层型水蓄能实验台;对蓄能装置内隔板间距 2cm、4cm、7cm、lOcm蓄/放能工况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数值模拟进行了实验 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此蓄能装置蓄/放能过程中,隔板间距对蓄能装置内的温 度分层及抑制横向热交换有影响;无论是蓄冷或蓄热,各隔板间距下,布水器流 入区域内的半循环性能指数FOMl,2值变化不大,此区域内的温度分层效果主要 受布水器的设计和布置所影响;隔板间距为4cm时,蓄冷与蓄热性能较优;该 模拟计算方法可用于分区蓄能装置传热特性的分析。 关键词:卧式蓄能装置,温度分层,隔板间距,导流通道,传热特性 ABSTRACT This m takeSthehorizontalwater edeviceoftem paperainly storag perature stratificationastheresearchandmakesastructure ization ofit. object optim design the deviceof withdifferent Simulate storage insertingplates 5 m,llc th etem distributionandoutlet cm,7cm,9c m)andanalysis perature conditionswithCFD.Theresultsindicatethat underthesameflowrate temperature the ofinsertedhave adominantinfluenceonthetem spacing plate perature stratification i.e.theS oftheinsertedfor4cmand5c m performancepacings plate aincreaseinthe ofthermal of provide performance 9cmand11cmhavea ancewithwater heattransferloss poorperform retention,great the ofthermal te transition process storage/release,formingmperature layers during and theactualUSa

文档评论(0)

hblybd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