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830中央变电硐室巷道基岩掘进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山西紫金矿业有限公司
深部开拓工程验收资料
第一册:830盲竖井工程
第九分册:830m中央变电硐室硐室掘进
山西紫金矿业有限公司
山西紫金矿业有限公司
深部开拓工程验收资料
第一册:830盲竖井工程
第九分册:830m中央变电硐室硐室掘进
单位工程:830m中央变电硐室硐室掘进
施工单位:温州锐锋矿山建设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山西紫金矿业有限公司
目 录
工程开工报审表 4
单位工程开工报告 5
技术交底记录 6
主井井筒掘进作业规程 7
设计修改意见 16
工程定位测量及复测记录 17
立井冲积层掘进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立井冲积层掘进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立井基岩掘进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立井壁座掘进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立井井窝掘进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验评定表
单位工程质量保证资料检查评级表
分部工程质量评定汇总表
单位工程质量检验综合评定表
单位工程竣工报告
单位工程竣工验收证书
施工竣工图
施工日志
附录:工程质量保证资料
工程开工报审表
工程名称:830m中央变电硐室
致:山西宇通
我方承担的 830m中央变电硐室 工程,已完成了以下各项工作,具备了开工条件,请核查并签发开工指令。
附:1、开工报告;
2、测量放线记录。
承包单位:温州锐锋矿山建设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 余孝忠
日 期:2011年6月20日 审查意见:
经现场审核,工程已具备开工条件,同意开工。
建设单位:山西紫金矿业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山西宇通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日 期:
单位工程开工报告
单项工程名称 深部开拓工程 工程地点 830m 单位工程名称 830m中央变电硐室 单位工程编号 计划开工日期 2011年6月20日 实际开工日期 2011年6月20日 施工单位名称 温州锐锋矿山建设
有限公司 工程总价 (元) 设计 元 施工 工程量及简要内容 绞车硐室中心坐标(x=4358930.012,y179,z=+834.754),净长度16.0m,净宽度3.8m,净高度4.6m,喷射混凝土浇筑支护。硐室在基岩内,壁厚100mm。施工采用普通凿岩爆破法,光面爆破作业,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规定的提升、通风、排水、打眼放炮、防火、防尘等措施施工。
施工单位(公章)
11年6月20日
监理单位(公章)
11年6月20 日
建设单位(公章)
11年6月20日
技术交底记录
单位工程名称: 830m中央变电硐室掘进
1、巷道名称:830m中央变电硐室
2、用 途:机电硐室
3、规格要求:净长度16.0m,净宽度3.8m,净高度4.6m
4、支护类型:喷射混凝土浇筑支护,基岩层内,壁厚100mm
5、质量要求:按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1500-94)执行
严格按施工作业规程有关规定认真执行 交底人:
2011年6月20日
接受人:
2011年6月20日 山西紫金矿业有限公司
830m中段中央变电硐室
安全技术安全技术概述:根据我矿领导研究决定及合同规定,由我工程队负责830m中央变电硐室的具体工作。为确保施工安全及工程质量,特编写该施工措施。
一、施工技术要求
1. 绞车硐室基本情况:宽3.8米,长为14.0米,高为4.6m。
2. 从830m主石门835.298高程点附近开口。
3. 绞车硐室形成之后,用于绞车的稳装,便于材料的运输。
4. 施工方式: 炮掘
二、施工工艺流程
1. 施工前,由技术员负责组织传达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及相关施工要求。
2. 施工前,由技术部门提前给出施工位置。 3. 施工前必须对绞车硐室附近支护进行检查加固和清理。 4. 施工前应提前按设计要求,形成正规的通风系统图和其他系统,并能正常使用,同时准备好各种材料和所需工具。
5. 通风系统为:830m石门 →硐室工地点 → 830m石门 → 830m0#隐南探矿 → 矿井总回风 → 地面
6. 施工工艺:交接班及安检准备工作 →拆卸锚杆、锚网 →开凿硐室→锚网支护→ 装渣 → 出渣→清理浮渣 → 文明生产 。
7. 避灾线路:硐室施工地点 → 830m石门→ 新井井底车场 →新井井底 → 地面。
8. 运输:硐室施工地点 → 830m石门→新井井底车场 →新井井底 → 地面。
9. 供水、供压风等管道采用现场使用管道。
三、安全措施
1. 进入工作面作业施工全过程中,班长或指派有经验的工人负责监护工作,要时刻注意顶帮及工作面支护变化情况,发现顶帮来压有冒顶片帮等危险征兆现象,立即停止工作撤人到
文档评论(0)